第712章 脣亡齒寒

馬格隆派使者去向彭護求和,表達了自己願意率部歸降盧水胡的意向。

對此,在盧水胡內部高層之中,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是考慮有條件地接受馬蘭羌的歸降,將馬蘭羌的勢力併入到盧水胡之中,另一種則是截然相反,認爲馬格隆不可信任,如今勢窮而降,將來久必爲禍,不如現在斬盡殺絕,以絕後患。

而且主張拒降的派系佔據了絕大多數,他們都是剛剛和馬蘭羌人經歷過一場浴血廝殺的將領,對馬蘭羌人懷有極大的仇恨,對馬格隆的突然投降很是意外,也不會認爲馬格隆有什麼誠意,歸降盧水胡也不過是權宜之計,將來蜀軍撤退之後,很難保證馬格隆不會再次反水。

盧水胡王彭護眼光自然也比手下這些將領看得遠,蜀軍長途奔襲,一舉端掉了馬蘭羌人的老巢,很顯然這一次漢人是動真格的了,以前對付諸胡,漢人的手段也就無非派兵出來恫嚇一番,根本就沒有過深入胡地,雙方的交手也僅限於一些小的摩擦。

結合此前蜀軍在粟邑滅掉了匈奴郝散部,彭護認爲,此次劉胤對諸胡反叛的態度是零容忍,採用重拳出擊的手段,目的只有一個,將叛亂的諸胡各部連根掘起,徹底消滅。

想到此節,彭護不禁有些膽寒,早就聽說了劉胤是一個狠角色,能千里奔襲,從強大的曹魏手中奪下關隴雍涼,絕非是一般的雄才大略可以比擬。按理說,這樣的人物不該招惹纔是,但彭護當時看到諸胡起事風起雲涌,也讓他頗爲心動,所以他也就動了自立之心,現在看來,或許這是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很可能會給盧水胡帶來的是滅族滅種之難。

劉胤滅掉了郝散,端掉了馬蘭羌的老巢,那麼誰將會成爲他的下一個目標?

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劉胤的大軍進入新平之後,已經沒有任何的力量能阻止他進入安定郡了。彭護可以不在乎馬格隆的生死,畢竟雙方這麼多年以來積怨很深,此番馬格隆主動來犯西川,可謂是舊仇未去,又添新恨,彭護巴不得將馬格隆碎屍萬段,以解心頭之恨。

如果彭護現在拒絕接受馬格隆的歸附,馬格隆毫無疑問地是死路一條,但馬格隆敗亡之後,他的下場,不也正是彭護要步的後塵嗎?

想要對抗劉胤,彭護必須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那麼馬格隆無疑中一支可以借用的力量,彭護沒有理由不對馬格隆伸以援手。

漢人有一句成語用的好,那就是“脣亡齒寒”,馬格隆就是脣,彭護就是齒,嘴脣沒了,光剩下牙齒,可就擋不住冷風了。

所以彭護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力排衆議,接受馬格隆的歸附,雙方聯起手來,共同對抗劉胤。

在傅著火燒馬蘭山之後的第三天,劉胤也率大軍主力趕到了漆縣,如此順利地解決了新平郡之叛亂,倒有些出乎劉胤的意料,很顯然,這正是馬蘭羌和盧水胡兩者火併的結果。

不過從安定郡傳回來的消息,卻讓劉胤有些失望,馬蘭羌和盧水胡並沒有繼續地廝殺下去,而是很快地媾和了,很顯然蜀軍的強勢來襲讓他們意識到了危機的來臨,暫時地捐棄前嫌,共同抵敵。

雖然有些意外,但這也絲毫阻擋不了劉胤前進的步伐,在漆縣稍作停留之後,劉胤便率大軍沿着涇河河谷西進,直指安定郡的郡治臨涇。

彭護攻不下臨涇,此刻劉胤的援軍又大舉殺來,不得已他只能是放棄了圍攻臨涇的打算,退守涇陽,依託盧水胡的老地盤,準備和蜀軍打持久戰。

蜀軍當然不會因爲收復臨涇就休兵罷戰,雖然已經入了冬,天寒地凍的,但爲了徹底地解決西北隱患,劉胤決定克服困難,在隆冬來臨之際,給予盧水胡和馬蘭羌一次沉重的打擊,一勞永逸地解決西北邊患。

羅憲的右軍團此次西征帶來的是青龍、白虎和玄武三個騎軍,朱雀和麒麟兩個軍留在了馮翊駐守,劉胤便令羅憲率右軍團三個騎軍從正面直取涇陽,自己率中軍團虎騎虎步兩個軍從側翼迂迴,與彭護展開最後的決戰。

爲了守衛涇陽,彭護也是調動了盧水胡幾乎全部的兵力,蜀軍騎軍浩大而進,與盧水胡軍戰於涇陽河谷。

這是一場雙方騎兵的大較量,雖然蜀軍在裝備上佔據着優勢,但盧水胡仗着人數多,雙方捲入了大規模的混戰之中,人嘶馬鳴,戰況激烈,雙方互有傷亡,一時之間勝負難分。

這時,傅著和高遠率虎騎軍和虎步軍從左右兩個側翼加入了戰團,戰場上的形勢陡然地發生了變化。

虎騎軍如一柄尖刀,直刺盧水胡軍的要害,犀利地攻擊很快地被突破了盧水胡軍的防線,殺得盧水胡人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而虎步軍卻如一把鈍刀,雖然不及虎騎軍那樣的鋒芒畢露,但陣型齊整步步爲營的壓迫式打法,嚴重地衝擊着盧水胡人的陣形。

在蜀軍裡應外合的強力衝擊之下,盧水胡人陣型大亂,漸有不支之狀。

這個時候,馬格隆率馬蘭羌人殺了上來,對蜀軍的展開了反包圍作戰。馬蘭羌人的加入,讓盧水胡人的壓力大減,開始展開了瘋狂地反擊。

蜀軍的優勢在於整體力量,裝備優良,陣形齊整,而盧水胡人和馬蘭羌人的優勢在於悍勇驍果,單兵作戰能力,在涇陽河谷的這次大戰,雙方陷入了絞殺苦戰,戰鬥一直從清晨鏖戰至黃昏,殺得是天昏地暗,卻也難分勝負。

看到天色將晚,劉胤也只得下令鳴金收兵,彭護見狀,也下令退兵,於是雙方偃旗息鼓,各自後撤十里,安營下寨。。..

第562章 請旨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1347章 一片降幡出石頭第155章 血戰到底(上)第1269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春搜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841章 獵物第986章 決戰高梁邑(下)第125章 馬邈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558章 弒父第1315章 夙夜憂嘆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107章 中策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316章 赤梟第573章 勸說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841章 獵物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998章 騎戰(下)第580章 反擊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350章 嚮導官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4章 手足之誼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645章 又見圍點打援的妙手第277章 平尚書事第531章 司馬孚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1031章 兵臨小平津第652章 圍而殲之第762章 軍渡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1085章 費禕舊事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786章 絕處逢生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460章 武關之戰(上)第1320章 第七路兵馬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31章 諸葛瞻第941章 雙雄戰文鴦第849章 毒煙彈第808章 放棄第1053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1325章 強龍難壓地頭蛇?第860章 攻守僵持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1137章 直面第776章 老爺嶺第1115章 起用貪狼第827章 轉機第762章 軍渡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1080章 扣押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661章 出師不利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558章 弒父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505章 一決勝負第403章 五丈原之戰(四)第280章 三國混戰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208章 追擊第1069章 小平津失守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229章 證據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58章 招攬之心第1172章 拿下虎牢關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60章 噩耗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623章 凌亂了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394章 應對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515章 何府之宴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