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吳主孫休

二月的江南,風景最是怡人,滿山遍野的花盛開着,奼紫嫣紅,江山如畫。

吳國皇帝孫休此刻正在“飛雲”樓船的五層甲板之上,憑欄而立,極目遠眺,長江兩岸的風光盡收眼底,孫休不禁是感慨萬千,唏噓長嘆。

做爲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孫休剛剛即位六年,作爲孫權的第六兒子,按理說是輪不到他做皇帝的,十八歲的時候,大帝孫權封他爲琅琊王,如果吳國政壇沒有颳起那一陣狂風,也許孫休註定這一生只能當一個錦衣玉食的親王而已。

不能不說長壽的孫權對吳國的影響力有多大,孫權在皇帝的位置上呆了二十四年,更早的時候,在東漢建安五年,孫權就成爲了江東的真正主宰者,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孫權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江東的大局,從未有過動搖,赤壁之戰、合肥之戰、荊州之戰、夷陵之戰,任憑風雲如何變幻,都無法動搖孫權做爲江東霸主的地位。曹操生前就曾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孫權主政的五十三年中,國力鼎盛,政通人和,金城湯池,虎距龍盤,吳國雄距江南半壁江山,與魏蜀分庭抗禮,卓顯出孫權的文治武功。

然而再茂盛的大樹也終有傾覆的一刻,失去了大帝孫權的蔭佑,江東大地立刻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權臣諸葛恪、孫峻、孫綝先後專權,一次次無休止的宮廷之鬥,血雨腥風。不但令繼任皇帝的孫亮丟掉了性命。也使得吳國國力急劇地衰落了下去。

在這風尖浪口之上。琅琊王孫休被權臣孫綝推到了政治的前臺,成爲了吳國的第三任皇帝。孫綝自任丞相,權傾四野,根本就沒有把孫休放在眼裡,把他視做傀儡。

但虎父豈有犬子,孫休再怎麼說也是孫權的兒子,骨子裡的王者之氣讓他不甘做漢獻帝之流,不過孫休爲人極是聰慧。懂得隱忍,朝上朝下,對孫綝極是恭敬,暗地裡卻培蓄着自己的力量,重用張布、濮陽興,密謀除掉孫綝。

孫綝一門五侯,朝政大權盡在其手,觀孫休唯唯諾諾,言聽計從,便愈發驕縱跋扈。專權弄國,擅殺大臣。孫休忍無可忍。與張布、丁奉密謀,在臘祭之日準備動手除掉孫綝。在臘祭宴會當天,孫綝因爲此前聽到一些風聲,遂以身體不適爲由拒絕出席。孫休派出使者十餘人去請他赴宴,孫綝無法在推脫,只得前往。行前孫綝與家中約定,在宴會過程中,家人可在府內放火,他就以這個藉口伺機返回。後來,孫綝見府中火起,於是向孫休請求返回,孫休不准許。孫綝準備強行離席,丁奉、張布此時示意左右將孫綝捆綁起來。孫綝方纔醒悟,於是跪下叩首搖尾乞憐:“臣願意被流放到交州贖罪。”孫休此刻顯露出鐵血的一面,冷笑道:“卿當初爲何不流放滕胤、呂據,而卻將他們誅殺?”

孫休隱忍已久,蓄勢而發,又豈會給敵人任何翻身的機會,於是孫綝被斬首,夷滅三族,其弟孫據、孫恩、孫闓、孫幹盡皆被處死,孫綝一門三百餘口無一倖免,但追隨孫綝的五千部衆卻被孫休特赦。孫休用鐵血與懷柔的手段雷厲風行地解決了東吳政權的危機,從而也鞏固了自己的帝位。

做爲一個有志的皇帝,孫休主政之後,革新除弊,頒佈良制,興辦教育,一掃大帝孫權崩殂之後諸葛恪、孫峻、孫綝這些權臣將吳國政壇搞得烏煙瘴氣的局面,吳國政壇出現中興之象。

在內政方面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孫權也渴望着在軍事上有所突破,吳國的現有疆域,那還得追溯到呂蒙做都督的時代,當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不僅斬獲了關羽的人頭,而且將劉備賴了十多年的荊州給奪了回來,第一次將東吳的領土從江東擴展到了荊襄。

不過只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夷陵之戰,吳蜀雙方還是認識到了他們真正的對手是曹魏,最終還是坐到了談判桌前,重新締結了盟約,吳蜀兩國的疆界便穩定下來。其後幾十年的時間,與諸葛亮矢志不移的北伐相同,東吳也嘗試着謀求長江以北的生存空間,與諸葛亮鐘情與隴西一樣,孫權對合肥亦是鍥而不捨,五次北伐,矛頭都衝着合肥,但結果亦同樣是驚人的相似,五次征伐,卻未得寸土,東吳的勢力一直被抑制在長江一帶。

所以,孫休渴望着稟承父業,開疆拓土,去年八月魏國大舉伐蜀以後,孫休認爲自己期待已久的機會終於來臨了,下令大將軍丁奉渡江北上,準備進攻壽春,鎮軍將軍、西陵都督陸抗出兵荊州,窺視襄陽。

但司馬昭老謀深算,又豈容東吳得計,早在襄陽淮南佈下重兵,嚴防死守,丁奉、陸抗引軍而來,見魏軍壁壘森嚴無懈可擊,只得退兵。

但孫休卻不肯放棄,魏蜀兩國之戰陷入了膠着,這對吳國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孫休不顧身體抱恙,率水軍從建業御駕武昌,親自督戰。

武昌可是東吳的龍興之地,黃龍元年,孫權就是在這裡登的基,君臨天下,遷都建業之後,武昌也一直是做爲陪都的存在,成爲荊州的州治所在。

荊州的戰略位置極爲重要,扼長江之上游,與江東共擁長江之險,一直以來江東孫氏對荊州就是垂涎已久,夢寐以求就是想得到荊州,正是因爲孫權當年不惜撕毀孫劉盟約,偷襲並奪取了荊州,江東才贏得了幾十年的長治久安。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孫權卓越的戰略眼光是孫休一直仰望的,他渴望着向父親一樣成爲一代霸王雄主,真正地睥睨天下,壯志雄心一直在孫休的心中不曾熄滅。

凝望着長江北岸的蒼茫大地,孫休陷入了沉思。

“陛下,武昌城到了。”黃門侍郎在身後小心翼翼地稟報着孫休。

第214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774章 戰婁煩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1216章 對壘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950章 誰更卑鄙第1111章 大富貴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416章 不一樣選擇一樣的結局第1053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1003章 落鳥嶺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843章 羊祜的考慮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069章 小平津失守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852章 拿下蒲津關第824章 春天裡的希望第247章 莫衷一是第595章 走水路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434章 回師漢中第148章 激戰(中)第946章 替罪羊第16章 玉碎第640章 **********第1301章 初具規模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1314章 西陵之戰(下)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493章 中埋伏了第69章 避禍沓中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494章 無處可逃第54章 招供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第467章 打土豪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694章 上黨太守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205章 遺體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418章 雪上加霜第631章 巷戰(三)第173章 募兵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286章 雪山草地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059章 虛晃一槍第1044章 鳩酒一杯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997章 騎戰(上)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1274章 得逞第546章 搶親?第824章 春天裡的希望第230章 然而鄧艾早已看穿了一切第567章 落荒而走第1061章 懵了第127章 鴻門宴第35章 中尉右丞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1280章 搶灘登陸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1352章 天牢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541章 甘露寺第167章 赴宴張府第217章 衆叛親離第702章 聯晉抗胡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889章 下山偷襲第907章 絕望和轉機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931章 任爾三路來,我只一路去第839章 戰壺關口第752章 緊追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