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後主劉禪(下)

馬王妃的強勢,劉禪可是領教過了,當年劉理薨後,依大臣們的意見,當以郡王之禮葬之。◎小,..o諸侯王世襲罔替,但也是分爲親王和郡王兩個等級的,皇帝的兒子封的王就是親王,在諸王之上。劉理被封王那會兒還是劉備在世的時候,被封爲樑王,自然是親王。到了劉禪稱帝之後,劉理被改封爲安平王,雖然詔令上沒有明言,但事實上已經是降了一格爲郡王。

但馬王妃卻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硬是給劉理爭得了親王禮葬的資格,馬王妃強悍的一面,也給劉禪及朝中諸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馬王妃遞上奏摺請求恢復劉胤安平王爵位之事,劉禪也極爲重視,昨日朝議之上,便與諸臣商議。

諸臣的意見並不統一,以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爲首的大臣支持變更王位,認爲嫡庶有別,長幼有序,劉胤原本就是安平王,只因昏迷不醒而改封劉輯爲王,如今劉胤既然已經甦醒,恢復其王位自然是名正言順;以中都護諸葛瞻、輔國大將軍董厥、太常張峻爲首的大臣則反對變更王位,認爲劉輯已經被封爲安平王,如果要廢立的話,那就必須有章可循,而劉輯自繼位以,循規蹈矩,恪守本職,並未有逾制違禁的過錯,如果擅行廢立的話,必使朝野震動,社稷不寧。

雙方各持一詞,互不相讓。

其實本來這個事一diǎn也不復雜,可是擱到朝堂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這矛盾便變得尖銳起來。

朝堂上的派系之爭,由來已久。早在劉焉劉璋父子割據益州之際,益州本土的勢力和劉氏父子所培植的東州勢力就嚴重對立,勢同水火。劉備入主益州之後,這種矛盾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劉備的勢力也分爲兩大派系,以關羽張飛爲首的元從系,和以諸葛亮爲首的荊襄系,但這兩派之間雖然矛盾,但卻都能顧全大局,沒有從根本上危害到劉備的統治。

隨着劉備的崩殂和元從系的凋零,以諸葛亮爲首的荊襄系很快就脫穎而出,凌駕於其他三大派系之上,李嚴被罷黜,彭漾、廖立伏誅,益州系和東州系的勢力也受到了極大的打壓,蜀國在諸葛亮時代一直維持着荊襄一系獨大的局面。

但派系的政治鬥爭永遠沒有終結,後諸葛亮時代,以地緣政治爲主的派系已經大爲弱化,這些在蜀漢建國之後纔出生的新生代沒有了父輩們的那種血統觀念,他們更加註重於以政治理念劃分派系,主戰的姜維成爲鷹派代表,他們掌握着主要的軍權,在蜀國政壇上佔據着統治地位,樊建張紹等人就隸屬於這個派系。

而新近被任命爲中都護兼衛將軍錄尚書事的的諸葛瞻則被認爲是可以和姜維一較高下的人,由於諸葛亮在蜀中的人望,其子諸葛瞻入閣之後就表現了咄咄逼人的態勢,與同爲錄尚書事的董厥、光祿大夫譙周結爲鴿派同盟,反對姜維窮兵黷武的方針,主張休養生息,培蓄國力。

政治鬥爭原本就是針尖對麥芒的較量,稟承着一貫的你反對的我支持、你支持的我反對的原則,本來與他們半毛錢關係也沒有的宗室王位更易之事讓他們爭了個面紅耳赤。

無可奈何的劉禪只能宣佈退朝,朝中的大臣相互掣肘,劉禪也只能是問計於黃皓了。

黃皓最初也是一個小太監,董允主政之時,經常犯顏直諫,惹得劉禪是怏怏不快。黃皓擅於鑽營,投其所好,將劉禪服侍地舒舒服服,從此青步平雲,成爲了劉禪身邊最得寵的宦官,兼任奉車都尉和中常侍兩職,出則奉車,入則侍奉左右。劉禪對朝中大臣的派系之爭無能爲力,漸漸地開始倚重黃皓,從最初的聽信採納到後來的言聽計從,黃皓也逐漸從幕後走向前臺。

但黃皓這個人頗有城府,擅弄心計,暗結黨羽,玩弄權術,直將劉禪瞞得團團轉。黃皓決心扶植新興王劉恂,肯定要打壓北地王劉諶一派,既然劉胤和劉諶走得很近,黃皓自然把劉胤也視做了潛在危險。

所以當劉禪徵詢黃皓意見的時候,黃皓理所當然地反對易位。

劉禪聽從了黃皓之言,於是採納了諸葛瞻等人的提議,但對於這個暴脾氣的弟妹,劉禪還是有幾分忌憚。

“弟妹,文宣和文和都是朕的侄子,這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讓朕也很難取捨。”劉禪一臉無可奈何的樣子,回頭對劉胤道:“文宣,你認爲朕當如何?”

劉胤知道既然劉禪已經做出了決定,那是不可能輕易改變的,何況自己本來就不稀罕當什麼安平王,見劉禪問他,便道:“皇伯父,輯弟與我同是父王子嗣,誰來繼承王位也是一樣的,既然輯弟已被封爲安平王,再行廢立恐怕不太合適,小侄認爲還是維持現狀的好。”

馬王妃一聽就急了,自己正在力爭,可劉胤卻主動退讓,這不是拆臺嗎?

“胤兒,你——”

劉胤從容地對母親道:“娘,誰來當這個安平王並不重要,兄弟鬩牆,同室操戈,豈不爲成爲天下的笑柄?孩兒情願讓賢,安平王就由弟弟來做吧,家和才能萬事興。”

劉禪樂呵呵地一笑道:“文宣如此識大體,朕心甚慰。這樣吧,朕封你爲霸陵侯,食邑千戶。”劉胤如此表態,可算是爲劉禪解決了一個大難題,劉禪一高興,立馬封劉胤爲列侯。封王或許不容易,但封侯不過是劉禪一句話的事。

霸陵在長安附近,這霸陵侯自然是虛封,蜀漢的王侯封爵大多是虛封,一來益州土地有限,都封在益州的話恐怕根本就無地可封,其二是虛封多少有些激勵作用,等那天打下天下,光復漢室,便可以化虛爲實了。

然而這對劉胤而言並沒有什麼卵用,安平王的爵位他都不稀罕,還稀罕個侯爵?劉胤心中有着更大的期冀。

第984章 決戰高梁邑(上)第196章 爭論第319章 入主隴西第85章 遊擊的十六字訣第125章 馬邈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515章 何府之宴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896章 清掃外圍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552章 底線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608章 討伐叛族之賊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13章 虎頭湛金槍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912章 窮途末路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791章 金蟬脫殼第741章 日搶三關(六)第297章 跨越雪峰(二)第650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956章 鍾會的逍遙日子第1062章 諜中諜第1321章 重回南中第1332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1276章 結局不該是這樣的第494章 無處可逃第629章 巷戰(一)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62章 免開尊口第1105章 文宣,這次你可得幫我第379章 街亭之戰(八)第256章 誤入第107章 中策第1054章 風雲激盪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415章 突圍第494章 無處可逃第297章 跨越雪峰(二)第37章 新官上任第6章 空谷幽蘭第1224章 敗逃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595章 走水路第354章 抱歉!她是我的女人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194章 艾先生的高見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217章 衆叛親離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245章 狼居胥山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79章 失竊第616章 偏廂車第493章 中埋伏了第953章 激戰葦澤關(中)第264章 戰雒城(中)第366章 司馬望第593章 誰是贏家第815章 自食其果第518章 青松歸來第874章 呼延家族的團滅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392章 陳倉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1035章 三道詔書(四)第919章 黯然而別第833章 高都之戰第1284章 完虐狗奴國(下)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476章 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第998章 騎戰(下)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940章 援兵難至第214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1088章 遷都洛陽第413章 荀愷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1269章 兵臨城下第1017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874章 呼延家族的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