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司馬孚

司馬孚是司馬懿的三弟,字叔達,兄弟八人俱知名,時號“八達”,司馬孚做爲司馬家族的第一代人,壽命最爲長久,被稱爲司馬家的“常青樹”。司馬孚能文能武,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是司馬家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之時,司馬孚就曾協助司馬懿誅殺曹爽而立功,從此進入了司馬家政權體系的核心之中。雖然司馬孚並不是那種能征慣戰衝鋒陷陣的勇將,但在把控大局方面卻有獨到之處,無論是司馬師還是司馬昭,都對這位叔父頗多倚重,自然司馬孚在朝中的地位卓爾不凡。

在曹魏廢漢初立的年代,司馬孚就已經活躍在了魏國的政壇上了,那時候司馬孚歷任中書郎、給事常侍、河內典農、清何太守、度支尚書等職,高平陵事變之時,司馬孚同司馬師一起屯兵司馬門,控制京師。曹爽一黨被誅殺,司馬孚因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後來,司馬孚升任司空,又代替王凌爲太尉,坐穩了三公的位子,成爲曹魏朝中數一數二的重臣。

不過司馬孚性格十分地謹慎,在魏國政壇局勢明朗,司馬氏代魏大事所趨的形勢下,司馬孚刻意地保持低調,並有意地淡出權力中心,司馬氏幾次廢立魏國皇帝,司馬孚都不曾參與。曹髦不滿司馬昭擅權****,腦子一熱率着宮廷侍從就去找司馬昭的晦氣,但半路卻被賈充指使成濟殺死,司馬孚聞訊趕到,抱着曹髦的屍體痛哭流涕道:“殺陛下者臣之罪。”

司馬師和司馬昭皆因爲司馬孚是長輩,不敢過多逼迫於他,後來司馬孚以年事以高爲由,辭去三公之位,轉任太傅,加封爲長樂公。太傅位在三公之上,與太師、太保並列爲三師。地位尊崇,不過卻是虛銜,並不直接參與政事,更多的時候是代表一種榮耀。

司馬孚就任太傅之後。也的確是很少參與政事,以八十六歲的高齡準備頤養天年,不過此番司馬昭病重,在選定繼承人的關鍵時候,自然少不了這位司馬家上一代碩果僅存的重量級人物。

和王祥何曾旗幟鮮明地支持司馬炎不同。司馬孚在立嗣這個問題上保持着相當謹慎的態度,並沒有輕易地表態。

回到長樂公府,剛剛坐定,就聽到下人來稟報,稱世子司馬炎前來拜見,說實話,司馬孚對司馬炎並沒有太好的印象,司馬炎鷹視狼顧,有虎狼之相,陰鷙頗有城府。跟他祖父司馬懿倒是頗有幾分相似,擅弄權術,爲人陰險,司馬孚甚爲不喜。

不過這是人家司馬昭的家事,司馬孚雖然身爲長輩,卻是懶得理會的,此番牽涉到嗣子之爭,卻讓司馬孚有些身不由己,本來他是不想趟這趟渾水的,但司馬昭卻對他是相當地倚重。非要他給出一個意見不可。王祥和何曾都已經表態支持司馬炎了,但司馬昭卻仍然是遲疑未決,一直等待司馬孚來表態。

很顯然,王祥和何曾做爲炎黨人物。回去之後肯定要向司馬炎稟報,司馬炎得訊之後,立刻便來拜會司馬孚。

礙於情面,司馬孚還是接待了司馬炎,不過司馬炎的態度還是不慍不火,含糊其辭。讓司馬炎是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瞞過劉胤之眼,洛陽司在洛陽城中布有大量的眼線,司馬炎的一舉一動一直是最爲關注的重點,他前往長樂公府的事劉胤當然在第一時間內就知道。

不用聽詳情,只需看司馬炎的表情,就足以證明他在司馬孚這兒碰了一個軟釘子,看來這個司馬孚還真是油鹽不進,想要說服他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劉胤考慮了許久,認爲只有以退爲進,方纔是獲得司馬孚支持的最好辦法,司馬孚生性謹慎,在這種大事上是不會輕易地表態的,只有真正能打動他,方纔有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於是劉胤勸說司馬攸也前往長樂公府去拜會司馬孚,司馬攸有些遲疑地道:“大哥剛剛前往叔公處碰了一個釘子,我現在前去,合適嗎?”

劉胤微微一笑,在司馬攸的耳邊低語了幾句,司馬攸恍然而悟,謝過劉胤,便起身前往長樂公府去拜會司馬孚。

司馬孚剛剛送走司馬炎沒多久,便又聽下人來通傳稱舞陽侯求見。

司馬孚對司馬攸的印象要比司馬炎好一點,覺得司馬攸誠實可靠,只是沒想到司馬攸居然也也會搞司馬炎的那一套,這下讓司馬孚有些老大不高興了,原本想回絕於他,但想了想,還是讓人將司馬攸請了進來。

司馬攸進來之後,向司馬孚長揖行禮,道:“侄孫向叔公請安了。”

司馬孚淡薄地道:“原來是攸兒啊,不知你所來何事?”

司馬攸很是恭敬地道:“侄孫聽聞叔公近幾日爲了立儲之事往返奔波於宮中,叔公已是耋耄之年,本該頤養天年,卻爲我家之事往來奔波,廢神耗力,侄孫聽聞之後,心實在難安,故而前來問侯您老人家,望叔父一切以身體爲重,量力而行,切不可因此而勞累了身子。”

司馬孚沒有到司馬攸一進門絕口不談立嗣之事而是關心和問候於他,倒讓他生出一絲感動,微微一笑,道:“多謝攸兒關心,我這把老骨頭暫時倒也還算是硬朗,經得起折騰,只是司馬家立嗣,乃是大事,未敢輕易草斷。”

司馬攸道:“叔公又何須爲立嗣擔憂,侄孫不肖,卻也知歷代多有爲爭儲立嫡導致兄弟反目父子成仇,更有甚者,骨肉相殘,天怒人怨,如此而得的嗣位,侄孫寧可不要,也斷然不能斷了兄弟的情份。叔公請回稟父王,就說攸根本就無意和兄長相爭什麼,既然是長幼有序,攸理當讓於兄長。”

司馬孚很是驚訝,他沒有想到司馬攸竟然說出如此話來,不禁讚歎道:“真仁德之主也。”(。)

第505章 一決勝負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1113章 貪狼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1111章 大富貴第207章 突出重圍(下)第660章 蒲阪津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45章 緝拿黃染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316章 赤梟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552章 底線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482章 刑訊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992章 逃回上黨第1114章 老對手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36章 又見張樂第435章 分兵第1134章 開陽門第152章 師纂之死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809章 羯人酋帥石豹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586章 別了,洛陽第538章 萬全之計第796章 以牙還牙第1055章 關東三督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635章 棋高一招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966章 姜維的雄心第1154章 雍王第69章 避禍沓中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1006章 鴦殞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133章 江油的善後事宜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1326章 強勢橫掃第1140章 擋我者死第755章 匈奴兇猛第289章 應允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673章 三路皆敗第529章 你懷孕了?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26章 入宮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16章 玉碎第260章 喬裝潛行第1292章 強勢碾壓(下)第532章 議儲第1218章 鏖戰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991章 落荒而走第1354章 接管天牢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650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1097章 試探之意第612章 玩計謀,你還嫩了點第1232章 按兵不動第68章 拜見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598章 淪爲水賊的都督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854章 團聚第84章 識破第571章 罄竹難書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1288章 進軍本州島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921章 對手第857章 相見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283章 戰火蔓延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438章 解圍黃金第1193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67章 要煉丹?第331章 募兵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585章 我是劉胤第912章 窮途末路第200章 決戰來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