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偷渡(上)

黃河這道天險,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河水渾濁,水流湍急,但也並非不可逾越,黃河之上,便有許多的漁民打魚爲生,還有不少的渡船來回擺渡,方便兩岸商旅通行。

但如果敵人在對岸集結重兵嚴防死守的話,那麼搶灘登陸就會變得相當地困難。

所以這次的渡河行動,必須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纔有成功的可能。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匈奴人的主戰場,已經轉移到了冀州和河內一帶,留在幷州的兵力,已經不太多了,而目前防守軍渡一帶的匈奴兵,只有千餘人左右,這無疑讓蜀軍的渡河成功率,有大大地提升。

而且匈奴人是沿河佈防,一千多人要守幾十裡的河段,兵力更是分散,單說軍渡這個渡口上,匈奴人常駐的,不過才兩百多人。

很顯然,匈奴人對來自河西的威脅並不太看重,齊萬年東渡之時,蜀軍趁勢東進,兵抵黃河邊,這倒讓匈奴人稍微地緊張了一些,生怕蜀軍繼續追擊而跨過黃河,於是集結重兵在黃河東岸嚴陣以待,加上剛剛渡河的齊萬年等部,在黃河東岸,至少結集了十幾萬的大軍。

不過隨着蜀軍的南撤,黃河兩岸的形勢也陡然地緩和了下來,齊萬年等人的部隊被調往了河內郡,匈奴也撤防黃河東岸,只留下了少部分的軍隊在此駐防。

或許劉淵也十分迷信黃河天險的作用,認爲劉胤不可能跨過黃河進攻幷州,從戰略上分析,跨界作戰,那是要有龐大而雄厚的後勤保障來支持的,現在蜀軍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劉淵認爲蜀軍短時間內不可能東渡黃河的。

劉淵將其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冀州和河內,這裡纔是他的主戰場,至於幷州,劉淵當然也沒有鬆懈,他在左國城留駐軍隊五萬人,就是爲了防止蜀軍從背後的襲擊。

留守左國城的統帥是左獨鹿王劉延年,他不光是擔負着整個黃河沿線的防務,而且還得護衛左國城的安全,漢王劉豹的王宮便在左國城內。

劉延年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軍隊都派到黃河沿線上,他只是在軍渡附近的幾十裡河段上,派駐了一支千人隊,密切地關注着對岸的情況,一旦發現蜀軍有大規模東渡的計劃,便立刻向左國城稟報,劉延年會隨時派出大軍增援。

爲了加強黃河沿岸的防禦力度,匈奴人除了在黃河東岸加固防禦工事之外,還焚燬了沿岸的所有渡船和漁船,並下令片木不得下水,一旦發現有漁民或船工下水,一律以通敵罪論處,格殺勿論。

劉延年認爲這樣的佈防很安全,蜀軍如果想渡河,至少也得在西岸排鋪開大軍來,並做好渡河的準備,比如準備渡船或搭建浮橋,而這些準備事宜甚至少也得需要好多天才會完成,而劉延年一旦得到蜀軍集結的信息,便會從左國城發兵救援,左國城距離黃河渡口也不過才百十來裡,也一兩天的路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不過去。

有着這樣的安排和佈署,劉延年就不必呆在黃河邊喝西北風了,而是可以舒舒服服地呆在左國城養精蓄銳。爲了保證絕對的安全,與渡口方向的聯絡每天一次,如果聯絡一旦中斷,那就意味着黃河渡口那邊有事發生,劉延年會在第一時間內派兵出發前往渡口。這樣的佈署幾乎是萬無一失,劉延年絲毫不用擔心會出什麼意外。

劉胤自然對匈奴人的佈署瞭如指掌,他在行動之前,早就派出了斥侯潛入到了幷州境內,進行了詳細的偵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資料。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儘管表面看起來,匈奴人在黃河沿線的兵力防守極爲薄弱,但有着左國城隨時可以增援的五萬人馬,想要從軍渡跨越黃河,難度絕不是一般的大。

想要渡河成功,首先需要做到的一點就是不能驚動左國城的劉延年,一旦匈奴人大軍增援而至,封鎖住渡口,渡河行動便很可能夭折。

綜上考慮,這次的渡河行動只能是偷襲,派出一支精悍的小股部隊偷渡黃河,首先搶佔一個有利的灘頭陣地,爲大部隊渡河創造有利的條件。

爲了不引起匈奴人的警覺,三個軍團在向軍渡靠攏的時候採用分批前往的方式,並儘可能地採用潛行,避免被匈奴的人密探所發現。

不過有利的條件是匈奴人對黃河的封鎖不但隔絕了蜀軍渡河的可能,而且對他自己派出斥侯對對岸進行偵察創造了不利的條件,劉胤爲了封鎖西岸的消息,早已派出斥侯部隊,進行反斥侯作戰,將匈奴人向西岸進行滲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現在東岸的匈奴後除了告目測之外,很難掌握蜀軍的行蹤,蜀軍只要偃旗息鼓,保持與黃河十里的距離,匈奴人就很難發現他們的行蹤了。

至於這個先遣渡河小分隊,毫無懸念的還是由阿堅來指揮。

現在蜀軍這邊幾乎所有的特種作戰,都是由阿堅來指揮完成的,阿堅擔任劉胤親衛隊長的同時,也漸漸成爲了特戰隊的統領,每次執行強難度的特戰任務,都離不開阿堅的身影。

這次的行動,阿堅依然是當仁不讓。

阿堅挑選了一支精通水性的百人隊,同時這些人同樣是身手不凡,個個都是以一擋十的好手,帶齊了裝備,從臨晉秘密地出發,向軍渡方向挺進。

原本阿堅的隊伍是騎馬前進的,到達了距離軍渡十里的地方,阿堅果斷地棄馬步行了,畢竟戰馬是一種動物,遇到意外的情況之時會驚恐地吼叫,很容易引起對岸匈奴守軍的注意,這樣一來就會破壞偷渡行動。

所幸十里的路程並不太遙遠,阿堅所挑選出來的又都是精兵悍卒,個個身手不弱,儘管得揹負很重的裝備武器,但他們依然動作很快,在天黑之前,就已經趕到了黃河岸邊。(。)

第140章 夜襲第846章 轉戰河東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951章 不可有失的補給線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365章 引爲奧援第1183章 洛陽之戰(下)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930章 將戰場變大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734章 偵察第321章 激戰上邽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958章 新野第918章 召回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782章 處境維艱第122章 各懷鬼胎第1143章 往昔的恩怨第256章 誤入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130章 風雨前夕第21章 溼身第1294章 馬關條約第479章 侍浴第1203章 三王殞落(六)第1349章 清君側第1238章 千里追擊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85章 一個不留第1344章 擒二陸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435章 分兵第1054章 風雲激盪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151章 喋血開陽門第873章 西岸激戰第878章 顧全大局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34章 行刺第133章 江油的善後事宜第680章 雞肋第1094章 覲見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1284章 完虐狗奴國(下)第1050章 將計就計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58章 招攬之心第897章 誘敵深入第776章 老爺嶺第963章 求援第241章 鹿死誰手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887章 抱犢山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940章 援兵難至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104章 軍令如山第36章 又見張樂第572章 王元姬第1248章 你們想錯了第99章 試驗第84章 識破第876章 棄守晉陽第191章 難堪第364章 筵宴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987章 楔形戰陣第1324章 先滅援兵第686章 鴻門宴第1278章 倭國第872章 半渡而擊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587章 塵埃落定第427章 城牆倒了第14章 箭不虛發第1243章 你可以去死了第1270章 一律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