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
其實我們鳶都的泥塑也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最早的泥塑是一種叫做‘鍋子花’的煙花,這種煙花現在還有賣的,又叫泥墩子。
就是把泥坯塑成娃娃型,然後裡面裝上火藥,‘鍋子花’放完之後,泥娃娃還能當玩具和裝飾品,這是我們鳶都最早的泥塑。
在我們鳶都流傳着一首民謠,說的就是泥塑,‘孩子哭,找他媽,他媽買個泥娃娃,逗得孩子樂哈哈’……”張樑給楊芮科普鳶都的特色泥塑。
“那還有賣‘鍋子花’的?過年的時候怎麼沒見你買?”
“現在不能叫‘鍋子花’了,只配叫泥墩子!現在集市上賣的泥墩子也沒有以前講究了,以前的‘鍋子花’不但有娃娃形狀的,還有各種小動物形狀的!
現在的泥墩子,就是一個泥做的圓錐體,裡面放上火藥!
這些年查非法制造煙花爆竹,查的嚴,就算是那樣的泥墩子也不好買了!”
張樑和楊芮站兩個人的對話,聲音不大,可是也沒有刻意的小聲,引起了展位上一爲老人的注意。
“小友好眼力,也是手藝人?”展位上一位六十多歲,很黑很瘦但是精神很好的老年人衝張樑抱拳問道。
張樑也趕忙抱拳回禮,“是,靠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吃飯,老人家,這些泥塑都是您的作品?”
“大部分都是我的拙作,還有小部分是我徒弟的作品!”說道泥塑作品,老人捋着鬍子有些自得的謙虛道。
“老人家可是姓章?”張樑客氣的問道。
“哦?小友認識我?”章老好奇的問道。
“不認識,聽我爺爺說起過,鳶都泥塑章家!我家還保存着章老的一套孫悟空泥塑!”張樑笑道。
“孫悟空泥塑?不知小友的爺爺是?”
“我姓張,三十里鋪子的!”張樑笑着提示了一句。
如果對方記得自己的爺爺,有這句提示,就能知道,不記得,說再多也沒用。
“三十里鋪子?我知道了,原來你是張老爺子的孫子,沒想到一晃這麼大了!”章老恍然道。
“章老可沒怎麼變,還是那麼精神!”
“哈哈……哈!老了!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
真懷念當初和你爺爺一塊趕廟會的日子!”知道張樑是故人的孫子,章老熱情的拉着張樑的手不放。
張樑也沒想到這麼巧,居然在爺爺的忘年交。
當年張樑的爺爺每逢廟會就會去擺攤賣一些自己雕刻的小玩意。
當時章老才三十多歲,也趕集賣自己的泥塑娃娃。
章老和張樑爺爺的攤位挨着,大家都是手藝人,靠手藝吃飯,有共同語言,加上年輕時候的章老手藝就不錯,張樑的爺爺也喜歡和這個手藝不錯的年輕聊天。
廟會都是好幾天,每逢趕廟會的時候,在三十里鋪子趕廟會,張樑的爺爺就把章老邀請到家裡住,在章老家附近趕廟會的時候,章老就會把張樑的爺爺請到家裡去。
一來二去,兩個人成了朋友,忘年交。
兩個人的交往一直持續到張樑的爺爺去世。
“這是你媳婦吧?”
“是,這是我媳婦楊芮!楊芮,這是爺爺的忘年交,章老,我們鳶都的泥塑大師!”張樑連忙把楊芮介紹給章老。
“章老您好!您捏到泥人太漂亮了!”
楊芮大方的向章老問好。
“哈哈!好!好!小張你真是好福氣,娶了個好媳婦!”章老捋着鬍子大笑道:“我和你爺爺是忘年交,可是在我心裡,一直把他當做半師!從這裡輪起來,我該叫你一聲侄媳婦!”
張樑的爺爺有個好爲人師的毛病,主要也是自己張家的子弟沒有人肯學他的手藝,這成了他的心病。
遇到聰明能幹的年輕手藝人就忍不住想要指點一番。
章老的泥塑雖然和木匠不搭邊。
可是藝術是相通的,張樑的爺爺是正兒八經的木匠宗師,指點一下章老泥塑,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笑完,章老又接着說道:“我看剛纔侄媳婦挺喜歡這些泥人,初次見面,我就送侄媳婦一套七仙女當做見面禮吧!”
“使不得,使不得!章老,這太貴重了!”張樑趕忙開口推辭。
章老的展位上,最好的就是這套七仙女,大師級的精品之作。
這是人家的鎮展之作,張樑怎麼能收。
“怎麼?看不起我章老漢?”章老瞪着眼撅着鬍子不高興的說道。
“哪裡,您那套七仙女已經摸到宗師的邊了,相信對您非常重要,我們怎麼能要?
您要是真想送見面禮,就送那套十二生肖吧!”張樑笑着開口解釋道。
“咦?哈哈!”
章老遲疑了一下,接着高興的大笑起來,“張老爺子後繼有人啊!就憑你的眼力,我相信你的水平絕對不比我差,真是後生可畏啊!”
“章老,門口那套紅木嵌銀漆器千工拔步牀就是這位張先生的!”這時章老的一個徒弟低聲向章老說道。
章老的徒弟昨天來佈置展位的時候,見過張樑,只是沒想到和自家師傅還有這種淵源。
“小張,門口的紅木嵌銀漆器是你的作品?”章老收起笑容,嚴肅的問道。
章老剛纔的話,只是誇獎,內心還真不認爲張樑能到達自己這個水平。
可是聽完徒弟的話,章老認真起來。
那張紅木嵌銀漆器千工拔步牀,他親自去看過。
木匠手藝上,只能說做工精細,但是紅木嵌銀工藝和浮雕工藝,無一不是大師之作。
同樣是大師中的精品之作,但是製作這樣一件大型紅木嵌銀漆器,可比他捏幾個泥人困難多了。
“是,是我們傢俱廠的參展作品!上面的紅木嵌銀和浮雕是我親手做的!”張樑點點頭,如實回答道。
“好!好!張老爺子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你們張家的手藝終於後繼有人了!”章老說着眼圈有些發紅。
作爲爺爺的忘年交,自然知道爺爺的心病。
同樣作爲手藝人,他也有這方面的煩心事。
雖然現在國家重視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他自己也開了工作室,收了十幾個徒弟。
不擔心斷了傳承。
可是在老人心裡,只有自己的兒孫繼承自己的手藝纔不算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