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第706章 遍地烽火

第706章 遍地烽火

漳泉之地在招兵買馬,但外面卻烽火連天,征戰不斷。

曹彬分兵四路,一支兵馬鎮守金陵城,看守這些大臣官員,要準備再次送往大宋京城去。

其餘三路,分別由曹彬自己、潘美、李繼勳各帶精兵兩萬,從金陵城開始南下,征討南部的疆土。

可以說,現在金陵城破,沿江的一些城池,如池州、江州、鄂州城被攻克,但是,這些疆土加在一起,只是南唐五分之一。

還有五分之四的地盤,根本就沒有宋軍踏足。

這個南唐滅亡實在有點奇葩,首都選擇了繁華的金陵城,只有一條長江天險而已,只要城破,直接亡國,但是唐國南面還有十幾個州城,數十個縣邑等,完全還有抵抗的力量,就被李煜放棄了。

可以說,這就是李煜和李家皇室的目光短淺,沒有戰略目光。

在歷史上北宋滅唐之戰,如果李煜能夠遷都到洪州,在南唐在腹地衆,要麼宋軍長驅跋涉深入南唐的贛皖地區作戰,但行軍困難,到處是山麓和荊棘,水澤也多,夏天溫度高,而且雨天多,北宋的士兵根本就不適應,南唐完全可以以逸待勞,邊打邊退,拖垮宋軍的。

即便李煜沒這個腦子,也可以讓自己個皇弟,趕往洪州、筠州、袁州、劍州、信州、虔州、吉州、撫州、汀州、饒州等任何一個地方去,聚集兵馬,哪怕皇城丟了,李煜被俘虜,但他的皇弟、皇侄、大皇子等人,也都可以在地方趁機登基,重新打着南唐的旗號繼續跟北宋抗衡,而不是被人家一鍋端了。

這南唐皇室,得多沒腦子,纔會選擇所有皇族的人,都在金陵城等死,在最靠近北宋邊界的地方立都城,不根據形勢而改變,這是多麼愚蠢的行爲。

南唐那麼快覆亡,跟南唐李煜和李氏宗族愚蠢分不開,怨不得別人,完全咎由自取,傻叉國策而已。

如今,曹彬帶兵攻打饒州,這裡有南唐冊封的安化節度使吳文遠,鎮守饒州,有安化軍三萬,與曹彬大戰起來。

李繼勳、劉光義帶兵攻打信州,而信州刺史則守城一戰,雙方也陷入對峙。

第三路,由潘美帶兵深入,南下去攻打歙州,這是安徽南部,以產徽墨、歙硯著名。

此時盧絳率殘兵從宣州逃到了這裡,與歙州陶澤刺史一起合作,共抗宋軍。

歙城曾經也是兵家常爭之地,當年大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八月,大唐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眼見部將田𫖳久攻不下歙州,經過認真考慮,接受了歙州刺史裴樞提出的只要不殺害百姓,自己就退出歙州回長安的議和條件,同時派遣自己的部下,時任池州團練使的陶雅出任歙州刺史,以鞏固這塊新得到的地盤。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陶雅到了歙州後就再也沒有挪動過窩,直到天佑十年死於歙州刺史的任上,整整治理二十年。

在那二十年間,大江南北,軍閥混戰不休,地方州縣頻繁易主,然而,在這亂世之中,歙州卻一直歸屬楊行密的南吳政權,而且在有西部饒州鍾傳、東南錢塘錢鏐、獨據婺源的汪武,三面強敵環伺的情況下,歙州不僅能夠自保,還能主動出擊爲楊行密爭奪地盤,最後還是楊行密重要的後勤保障樞紐,這一切都是陶雅的功勞。

這個節度使陶澤,就是陶雅的後人,陶家也是當地的豪門大族,幾代爲官,多是地方刺史、節度使。

所以,陶澤就跟盧絳說了,城內糧草充足,傑出俊傑不少,都可以徵兵入伍,跟宋軍力戰到底。

盧絳感激說道:“多謝陶大人了,大宋滅亡唐國,導致許多百姓家破人亡,我們誓死不降!”

陶澤拱手道:“盧將軍不必客氣,我陶家幾代鎮守歙城,國難當頭,自當爲國效力!”

盧絳老將軍看着中年的陶澤,說道:“陶公以前便是南吳大將,擔任歙城刺史之後,治理的井井有條,當時傳爲佳話,哪怕李唐立國,對陶家也是恩寵有加,一直讓陶家擔任歙城的刺史、節度使,實在難能可貴啊!”

“全憑官家信任!”陶澤謙虛說了一句,眼神中閃過複雜神色。

就在兩日前,陶澤已經接到楊吳復國組織的密信,是胡忠賢替代楊靈兒寫的一封密函,蓋着楊吳新造玉璽,勸陶澤重歸楊吳。

畢竟,當年陶澤的曾祖父陶雅,就是楊行密麾下的將領,深得信任,算是嫡系。

陶家門風嚴謹,曾時刻以吳臣自居,投降李唐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李昪從徐溫手中篡權,然後廢掉了南吳皇帝,建立唐國,整個朝堂順利過度,當時陶家孤掌難鳴,沒有能力反抗李昪的大勢。

如今,楊吳後人找到了他,加上南唐皇族不復存在,唐國疆域四分五裂,許多唐國的刺史、節度使、地方官都在茫然,是力戰到底,還是歸順大宋。

如果是力戰到底,連一個李唐皇室子弟都沒有,都沒有復國旗號可打,有點名不正言不順,難以壯大,聯合其它刺史堅持到底,給彼此復國的希望。

但現在不一樣了,楊吳的後人有消息了,這也是一個精神支柱,跟隨吳國復立,便是從龍之功,也就出師有名,名正言順,有目的性地對抗了。

陶澤一邊支持盧絳對抗大宋,一邊心中暗想着,等時機成熟,找個機會,得跟盧絳老將軍商議,一起重新投了楊吳,不再做亡國唐臣了。

大宋幾路大軍都陷入了鏖戰中,呂崢帶着數萬精兵直奔福州城。

這福州誠又名長樂府,是閩國的都城別稱,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王審知被後梁太祖封爲閩王。後唐同光三年,王審知去世,其長子王延翰繼位,不久,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並於長興四年(公元933年)稱帝,建都長樂府,年號龍啓,之後閩國政變內亂不斷。

在閩天德三年(945年),南唐於閩國內亂時出兵將其攻滅,但是,由於南唐在閩國不知安撫和治理,反而搜刮當地百姓,惹得當地起義,並藉助吳越兵趕走南唐軍,從此,福州落入吳越國手裡。

如今福州城內,只有數千人馬駐防,被呂崢率軍數萬猛攻,只用了七日,便攻克了這座城池,順利進入了福州城內。

楊吳復國軍的北伐,取得了首戰大捷。

(本章完)

373.第371章 絕對子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477.第475章 親自上陣512.第510章 國庫爲何這麼空?196.第195章 消息散播279.第277章 途中遇伏472.第470章 血戰雄關358.第356章 提攜門生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379.第377章 長街血戰226.第225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一十八章 自配藥方143.第143章 打進門去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679.第677章 宋軍猛如虎282.第280章 洞裡夜話522.第520章 各方反應606.第604章 名正言順上位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523.第521章 朝廷任命280.第278章 殺出重圍464.第462章 丟了膽氣450.第448章 北上邊境第一百零四章 奇怪的數字195.第194章 歹計458.第456章 精兵簡政403.第401章 家的溫馨447.第445章 搜查罪證400.第398章 有所準備187.第186章 難得有心郎133.第133章 白家瓷窯第五十二章 仗義多爲屠狗輩第七十五章 甩鍋女俠303.第301章 好轉跡象499.第497章 佈局開始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605.第603章 溫柔體貼145.第145章 拉攏人心339.第337章 證據不利277.第275章 各懷鬼胎560.第558章 兄妹對話763.第761章 形單影隻301.第299章 重逢後的溫存239.第238章 算計終成空189.第18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536.第534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230.第22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244.第243章 新刺史上任646.第644章 監控起來740.第738章 出榜安民137.第137章 佈局(上)570.第568章 身份不一樣了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261.第259章 變得勇猛了449.第447章 國法難容189.第18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633.第631章 拉攏調查349.第347章 邀請一敘757.第755章 暗中博弈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776.第774章 久別的小歡喜488.第486章 黑雲都的下落369.第367章 對王之王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第797章 破連州341.第339章 法醫蘇宸426.第424章 放榜,中解元!559.第557章 臨行前叮囑第三十九章 洗洗更健康546.第544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第四章 附庸風雅678.第676章 戰事重啓576.第574章 私人武裝515.第513章 壓力倍增444.第442章 睚眥必報389.第387章 治國之見266.第264章 傾訴離別意296.第294章 診斷二皇子350.第348章 蜀國皇子432.第430章 大膽預測201.第200章 將計就計677.第675章 爭霸的種子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588.第586章 傳授醫術315.第313章 故意刁難218.第217章 端午小聚127.第127章 險之又險284.第282章 拼殺格鬥717.第715章 吳越尋對策160.第159章 成功燒製308.第306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194.第193章 解恨出氣307.第305章 大有來頭468.第466章 可怕的猜測232.第231章 陳年舊傷583.第581章 發展軍醫608.第606章 刺客風波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280.第278章 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