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國不國

(?)????楊帆一路行去,人羣中那雙眼睛始終盯着他,那眼神兒有些猶豫、有些徬徨,似乎想要接近楊帆,卻缺乏足夠的勇氣。

當楊帆從掖庭宮的後門轉回太極宮,沿千步廊走向玄武門的時候,那雙眼睛悄然消失了。在千步廊上如果想追蹤一個人,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玄武門上此時也是披紅掛綵,一派喜氣。城頭樓檐上懸掛着一隻只巨大的紅燈籠,自城下一直到城上還鋪了柔軟的紅地毯,城頭備了胡牀御座,周圍架設着上好獸炭的火盆。

原來皇帝別出心裁,今年要在這裡觀賞歌舞及拔河比賽,以此作爲上元慶典。這些自然又是韋后和安樂公主的主意,她們愣是把上元佳節的宮中慶典變成了一場文體娛樂大會。

楊帆登上玄武門的時候,皇帝與皇后還未出現,一見楊帆登城,今日戍守玄武門的陸毛峰神色一喜,馬上帶着幾名親兵快步迎上前去,楊帆旋即向他遞了個嚴厲的眼神。

如今城頭上已經站了許多朝廷大員,正在那兒高談闊論,楊帆不想讓這一幕落在他們眼中,讓他們曉得自己對萬騎依舊擁有強大的控制力。

再者,楊帆也不想讓陸毛峰等人爲難。他知道萬騎現在日子不好過,自從韋氏兄弟接管萬騎,爲了把這支武裝迅速掌握在手中,他們採用了自以爲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嚴刑峻法。

大批士卒被他們以種種藉口嚴加懲治,許多中低階軍官也不能倖免,前兩日甚至就連黃旭昶這等高級將領,也因爲言語間稍有頂撞,被韋播抽了一頓鞭子。

陸毛峰並不乏心機,一見楊帆的眼神。腳下馬上微微一轉,他本來是領着幾個親兵快步迎上的,這時卻變成了與楊帆勿匆錯肩而過,彷彿要去辦什麼急事似的。

他沒有立即止步或者轉首他顧,這城上的大臣哪個不是人精,那樣的舉動太明顯了,恐怕反而會惹人生疑。二人錯肩而過時,楊帆微微低下頭,不着痕跡地向他投了一個讚許的眼神。

自從楊帆被明升暗降,成了有名無實的輔國大將軍。百官都知道楊帆失勢了,如今眼見就連他的舊部都與他如此疏遠,不免暗自感嘆世態炎涼。

可感嘆歸感嘆,輪到自己時,照樣沒人去錦上添花。

楊帆往城上一站。周圍的大臣立即或有意或無意地走開,在他身邊方圓三丈以內清出一塊空地。誰也不想當皇帝、皇后登上城頭的時候。看到自己跟楊帆站在一起。

在楊帆之後登城的官員往城上一掃。便也甚有默契地避開了他,可是卻有一個人稍一猶豫,便大步流星地走過去,與楊帆肩並肩地站到了一起,這個人正是楊帆自掖庭宮一路走來時始終暗中躡着他的那個人。

對於衆人的迴避,楊帆並非沒有察覺。雖然他不介意,心中也難免有些異樣的感覺,這時竟有人敢湊到自己身邊來,楊帆頗爲意外。待他看清來人,心中就更加意外了,這人竟是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

楊帆和太平公主有私情,如今卻和她的兒子站的這麼近,又怎能揮灑自如?楊帆神色間略現尷尬,尷尬的神色稍縱即逝,隨即微笑着向薛崇簡點了點頭。

薛崇簡臉上一熱,急忙轉臉看向城下。他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鎮靜功夫不及楊帆,是以很不自在。方纔他一直躡着楊帆,就是沒有勇氣上前。

楊帆與母親的事,薛崇簡也有耳聞,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楊帆,所以寧願永遠不與楊帆照面,但這次他又不得不來,其實他完全不必選擇眼下這種場面相見,可如果換個安靜隱秘的所在與楊帆獨處,只怕他更沒有勇氣。

薛崇簡任由寒冷的風吹在他的臉上,直到臉上的熱度漸漸降下來,心情才稍稍平復,這時才道:“大將軍,三郎託我向大將軍問好!”

楊帆幾乎霍地扭過頭去,用了絕大的毅力,才猛地止住了脖頸的轉動,他見薛崇簡走到自己身邊,就知道他一定有話對自己說,可他想到的話題只有一個:太平公主。

因此楊帆難免有些惴惴不安,卻不想薛崇簡一開口,竟令他聽到這麼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三郎?潞州別駕李三郎?李三郎託他向我問好?”

楊帆一直在等李隆基的回信,卻沒想到,李隆基直接越過他派去與李隆基接觸的人,把他的決定傳達到了他留守在長安的人這裡。薛崇簡,一定是李隆基的人!

最艱難的永遠是第一步,薛崇簡說出這句話後,心裡那種不自在的感覺減弱了一些,他向前走出兩步,手扶在碟牆上,攥起一捧積雪,涼意直透肺腑。

“大將軍,三月初,皇帝將於南郊舉行大祭,介時三郎也將回京參加大祭,詳細情形,介時他將親自與大將軍面談。”

楊帆慢慢籲出一口氣,他已經可以確定,薛崇簡就是李隆基的人,而且是絕對的心腹。

李隆基遠赴潞州後,顯然不放心被囿於京師的父親和兄弟,於是他讓小妹替他收集京中的消息,使他雖在潞州,卻依舊可以對發生在長安的一切瞭如指掌。

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他還需要一支應急的力量,他的父兄是受朝廷監控的重要目標,如果皇帝一旦決心對付他們,身在局中的他們是無能爲力的。

要脫險,唯一的希望就是異軍突出,而這個異軍無疑就是薛崇簡。楊帆乜着薛崇簡,看他此時的眼神,有着與年齡並不相稱的冷靜,哪還有一點粗魯武夫的形象。

坊間都說,太平公主府的二公子喜武厭文,是個粗鄙武夫,時常糾結一羣京都俠少,狩獵演武,不務正業。如今看來,這薛崇簡竟是給自己披上了一層絕好的保護色。

轉念再想想李隆基謹慎的安排,楊帆更是心中凜凜:“這個李三郎,不簡單啊!”

薛崇簡淡淡一笑,道:“我與三郎,一向意氣相投。不錯,三郎離京後,在京中暗裡策應,護侍相王安全的人,就是我。不過,我的力量其實非常有限,頂多在關鍵時刻扮一扮劫法場闖天牢的角色。”

薛崇簡道:“我本想,若能在羽林衛中任一個軍職,最好是萬騎。哪怕只能掌握一旅之師,一旅精銳。且是來去如風的鐵騎。關鍵時刻也能成爲一支真正的奇兵,可惜……”

薛崇簡輕輕嘆了口氣,一鬆手,握緊的雪團便掉落下去,陷進鬆軟的積雪:“可惜,皇帝對我家同樣忌憚重重。母親給皇后送了一份厚禮,依舊沒能給我換來一個武職,只委了我一個司禮丞的官職,與我沒有任何助益。呵呵……”

薛崇簡自嘲地笑了笑,又道:“如今韋氏獨攬朝綱,誰也無法預料他們會不會突然下手,做出什麼事來。三郎在潞州,最擔心的就是相王的安全。他說,若有不測,希望大將軍您能爲相王府出一把力,以保相王安全。”

楊帆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並不因爲現在李隆基有求於他而而恣意驕狂,他輕輕點了點頭,道:“臨淄郡王客氣了,楊某既要爲郡王效力,這些事自然就是楊某份內之事了。”

遠處黃羅傘蓋冉冉而來,皇帝和皇后到了。李顯和韋后攜手登城,緊隨其後的就是一襲雪白的狐裘,彷彿雪裡梅花的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隨着父皇母后登上城頭,一雙媚眼向衆人微微一掃,便高傲而優雅地走向她的座位,城上人頭攢頭,她並沒有看到站在角落裡的楊帆。

御座之後紮起了黃緞的“圍牆“以遮風寒,李顯坐定之後,便笑吟吟地道:“今年上元,朕意,就不使藝伎爲樂了,衆位愛卿都是多才多藝之士,不如自展才學,與衆同樂,如何?”

宗楚客、韋播等人連忙叫好,工部尚書張錫和司農卿趙履溫爲了討好皇帝和韋后,更是搶先自薦:“陛下所言有禮,臣願先獻一舞,拋磚引玉!”

這兩個官兒都是慣會阿諛奉承的。安樂公主如今正在修“定昆池”,從民間徵調了大批夫子,又從工部和司農寺借調了大批人手。這兩位官員爲了奉迎安樂,無不依從。

爲了討好安樂公主,司農卿趙履溫送人去定昆池時,居然還挽起袖子,親自拉起小車,幫着運了幾車土,堂堂從三品的高官,謅媚一至於斯,實也少見。

韋后見羣臣踊躍,心中歡喜,便道:“既如此,不如就讓張尚書先舞上一曲吧。”

張錫得意地瞟了一眼趙履溫,得意洋洋地走上前去,讓樂師奏起樂曲,就在玄武門上舞了一曲《談容娘》。趙履溫也不甘示弱,緊跟着來了一段剛勁有力的《渾脫舞》。

有那既不會舞也不會歌的,就誦上一段經文,或者吟上一段古詩,反正挑些吉利話兒說就是了,也能得到李顯的讚揚和賞賜。

這些大臣平時都是一本正經、嚴肅謹然的模樣,這時各展才藝,有些爲了討帝后歡心,更是忸怩作態、醜態百出,就連侍候一旁的宮娥太監都忍俊不禁。

楊帆冷眼旁觀,想起那日婉兒所說的“君不君臣不臣”,不禁搖頭一嘆,喃喃自語道:“眼看着,就要國將不國了……”

李顯和韋后興致勃勃,安樂公主趁着他們的興頭,笑嘻嘻地道:“父皇,母后,還有許多大臣不曾獻技呢,可城上寒冷,站久了怕也難耐,不如接下來這拔河就從方纔不曾歌舞賦詩過的大臣們選拔,讓他們活動一下也好暖暖身子。”

李顯欣然道:“裹兒所言有理,衆位卿家,不曾歌舞賦詩的,這便出列拔河吧。”

本來以爲逃過一劫的大臣們頓時苦下臉來,可是眼見皇帝興致勃勃,卻又不敢推脫。

城下早就做了準備,一條近四十丈長的粗大繩索擺放在地上,中間立兩杆大旗爲界,那些大臣們你推我搡,不情不願地推選出一批人來,磨磨蹭蹭地下了城頭。

這些人分作兩隊撿起繩索,李顯在城頭興致盎然,親自奪過鼓槌爲他們擂鼓助威,城下這些老臣方纔有資格侍立於天子身邊,大多都是年歲大的,平均年齡都在六十歲以上,其中像宰相豆盧欽望和楊再思等人都要八十高齡了。

且不說這個年代,官員大臣極重威儀,堂堂宰相擼袖子拔河供天子取樂,這與他們自己飲酒半酣,主動下場舞蹈的意義大有不同,就算是爲了奉迎天子,如此高齡、又位至宰相的人,也是不應該下場的,

可是李顯一見韋后和安樂拍手叫好,生怕掃了她們的興頭,竟是並不阻攔,反而親自擂鼓助興。

拔河源於春秋戰國,古稱“牽鉤”,最初起源於楚國,到了唐朝時期已經和蹴鞠、相撲一樣,成爲一項極普遍的民間運動了,不過這一次的拔河當真非同小可,因爲參賽者不是身強力壯的青壯男子,而是當朝文武大員。

鼓聲一響,雙方便一聲低喝,用力技起河來,別看他們不情不願的,可是一旦真的動起手來,卻也不免起了好勝之心,雙方許多白髮白鬚的老者,咬牙切齒,爭的面紅耳赤。

雙方拉鋸般較量許久,其中一隊漸漸佔了上風,不由得士氣大振,他們隨着小太監喊出的號子突然用力一拉,只聽“轟”然一聲,勝方和敗方就一齊摔倒在地上。

敗的一方摔了個狗吃屎,固然形像難看,勝的一方個個摔的仰面朝天,韋后和安樂在城頭看見,只笑得肚子都疼了,許多宮娥太監也都成了掩嘴葫蘆。

李顯扔下鼓槌,哈哈大笑,道:“來啊,勝者一方,每人賞綵緞五匹,敗者一方……”

他還沒有說完,城下突然一陣喧譁,許多人都圍攏過去,似乎出了什麼事情,李顯眉頭一皺,扶着碟牆向下觀望,片刻功夫,就有一個太監一陣風兒似地掠上了城頭,正是一身功夫的楊思勖。

楊思勖臉皮子發青,一上玄武門,便向李顯急急稟道:“陛下,大事不好,楊相公一跤跌倒,不省人事。豆盧相公嗆破了額頭,血流如注。”

“什麼?”

李顯一聽,兩位年近八旬的老宰相因爲拔河竟出了這樣的事故,頓時也變了臉色。這兩個人若是出了事,只怕他在史書上難逃一個荒唐皇帝的評語了。

李顯臉色難看地從御座上站起,急道:“快,快帶朕去看看同,馬上傳太醫。”

李顯隨着楊思勖匆匆走下城去,韋后和安樂公主一見出了事情不由大爲不悅,韋后顰起眉頭道:“真是掃心,走吧,咱們回宮。”

安樂道:“是,女兒陪孃親說話。”安樂攙起韋后的手臂正要下城,突然發現一道挺拔的身影正自石階一步步走下去,那背影有些寂寥,卻似大雪下的青松,有種說不出的孤傲……

.(未完待續。。

第444章 我是你的塵緣第476章 楊帆挖坑第251章 啞劇第213章 機會來了第361章 宮裡宮外第276章 越描越黑第81章 落花有意第537章 鴻門宴第367章 天心莫測第205章 婚禮第534章 悵然若失第897章 逆鱗第131章 下駟對上駟第1055章 七仙女的婚姻危機第315章 血雨腥風第356章 我說殺不得第175章 悲喜兩扇門第65章 賊喊抓賊第478章 釣魚第828章 從此良家女第510章 針尖對麥芒第1067章 暫時的寧靜第994章 清洗第843章 不要武鬥第229章 苦行僧第757章 出兵第483章 一箭雙鵰第1章 桃花源里人家第1122章 告誡第552章 各有所第435章 蘇味道第846章 三人行第2章 芭蕉巷裡乞索兒第286章 合縱連橫李令月第423章 坐視風波起第1106章 天下共逐之第1163章 敢與貧道搶漢子第620章 急急皇家犬第995章 “收官”第432章 是誰打官司?第344章 隨灑家去!第728章 將滅第783章 巧探第321章 動手第153章 不一樣的女人第572章 來去匆匆第340章 雷霆第955章 藏鋒第258章 君愛奴第653章 拋餌第777章 黃竹小鎮第888章 惡人先告狀第86章 共一簾秋雨第520章 官逼第531章 生死一線第715章 福將馬橋第678章 最佳人選第644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196章 共同秘密第68章 誘殺、殺誘!第351章 血書疑雲第563章 權高震主第203章 元芳,你看如何?第278章 雙簧第1198章 殺人者,馬橋!第796章 伏兵終至第856章 崔太公的算計第440章 驀回首伊人那處第809章 這纔是謎底!第948章 對臺戲第816章 很天真的女孩第733章 恰相逢第36章 一刀解厄第1197章 樹未倒,猢猻已散第1061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390章 屌絲的逆襲第127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722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92章 以牙還牙第726章 身陷敵營的阿基米德第694章 名節重泰山第562章 膽大包天第521章 民反第805章 引蛇第二步第740章 急奏第33章 偏遇無賴小人第68章 誘殺、殺誘!第311章 色膽如天第216章 一夜無眠第891章 連升三級第1131章 示恩第1075章 二張永不倒第576章 獨孤寧珂第146章 三少也坑爹第1045章 新都氣象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1087章 磨刀霍霍第781章 舌燦蓮第268章 阿奴的打算第1002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