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

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

李世民扶起了這位老先生,神色十分嚴肅地道:“朕此去遼東,定收回前隋將士屍骨,不負民心。”

鄭元璹邁着蹣跚的腳步,緩緩點着頭。

“當年楊廣東征,在遼東留下了太多屍骨,正因如此東征勢在必行,此番若不征討高句麗何以面對天下人,朕還有何顏面?”

鄭元璹低聲道:“老臣還有許多在遼東書寫的卷宗,可贈予陛下。”

李世民朗聲道:“好!”

春雨過後,便是農忙時節了,皇帝一家雖說到了洛陽,但洛陽的農耕依舊。

夜裡的洛陽城依舊在戒嚴。

李承幹看着眼前的行軍路線圖,自洛陽此去遼東是一條十分漫長的行軍路線,大軍出征需要調動河北與河南兩地各州府的人力。

按照計劃,大軍要在六月抵達幽州,而後在十月之前渡過遼水,攻下城池得到休整,大軍在城中禦寒。

氣候是阻撓唐軍東征的最大阻礙,更不要說還有高句麗的複雜地形。

乾元殿內很安靜,李承幹看着地圖沉默不語。

“皇兄。”

聽到話語,李承幹回頭看去,見到是李恪,又道:“忙完了?”

“嗯,大將軍說讓恪弟來問問糧草如何?”

李承乾道:“糧草提前半個月就送出去了,比大軍早半個月的腳程,太僕少卿蕭銳給大軍佈置了二十萬石糧草,薛萬徹先一步去了河北調集糧草,韋挺主持河南的轉運,大抵上是這樣的情形。”

“也不知道這一戰會打多久,後繼的糧草孤再想想辦法。”

李恪道:“當初天山一戰十萬兵馬的糧草對皇兄來說都不在話下,如今六萬大軍皆是信任皇兄的。”

言罷,他又遞上一份冊子道:“這是各路兵馬的兵冊,契苾何力與薛萬備爲前軍,率軍五千人,其後是江夏郡王與英公的兩萬大軍,再之後蘇定方大將軍的大軍,陛下與後方的大軍最後進入遼東。”

如此龐大的大軍並不是一股腦全部衝去高句麗,而是分成前後幾批,李承幹看着兵馬布置,道:“孤知道了。”

李恪行禮道:“此番出征,又要有勞皇兄了。”

這一次動用的關中民壯並不多,經過這十多年,從征討突厥,又是吐谷渾,鬆州,高昌,幾次大戰,關中的民生早已疲憊不堪。

這一次的兵馬絕大多數都是從折衝府的駐軍兵馬中調動,因此沒有在關中大規模募兵。

李承幹在一旁坐下來,飲下一口茶水,多看了眼這個弟弟的神色,又看向地圖,道:“此圖如何?”

李恪瞧着地圖,多看片刻,不住點頭,“很是詳盡。”

李承幹解釋道:“這是青雀讓文學館的人所繪製的。”

李恪的目光看向遼水以東的方向,道:“若張亮大將軍渡海順利,多半會在高句麗的卑沙城靠岸,父皇的幾路兵馬越過遼水之後,多半會在安市城進行大戰。”

“以前聽李衛公說過,父皇用兵多是出奇制勝。”

李恪頗爲贊同,道:“皇兄覺得,此戰父皇也會以奇兵制勝?”

李承幹揣着手,又有些疑慮,言道:“但願父皇此戰沒有遺憾。”

說着話,又將高句麗的一片山圈了起來,“這裡是高句麗的腹地,這片山名叫駐蹕山,若大軍到了此地即可繞後衝擊高句麗後方的王城。”

李恪盯着這片山脈,疑惑道:“這裡很特殊嗎?”

李承幹搖頭道:“當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現在只不過覺得這片山脈地勢險要。”

李恪頷首道:“恪會注意的。”

李承干將一卷文書遞給他,“這是調動糧草的文書,你留在父皇的左右多多照應。”

“喏。”

瞧着這個弟弟再一次走入夜色中,李承幹拿起一旁的兵冊將其整齊地放在桌案一角。

待離開乾元殿,來到洛陽行宮的後方,便聽到孩子的嬉笑聲。

這是小於菟的笑聲,他正在玩着一輛小車。

兩個孩子很快就適應了這個新家的生活。

見是殿下回來了,蘇婉上前道:“殿下,母后說或許要在洛陽留一兩年,妾身又讓人去長安將更多的衣衫與被褥帶來。”

李承幹抱起朝着跑來的女兒,“你安排便好。”

蘇婉點頭一笑。

寧兒正陪在母后身邊,安排着這裡的諸多事宜。

寢殿內,傢俱都已收拾好了,比之前幾天更整齊了也更整潔了,在長安留下的書籍與衣物也正在送來。

翌日,當雨水停歇的時候,東征的先頭大軍動身奔赴遼東。

李承幹在洛陽的行宮處置完朝政,便目送着契苾何力與薛萬備的前軍隊伍離開,東征的前軍所部皆是騎兵。

再回首看眼前的洛陽城,這座古都正在發揮着它的勃勃生機,城裡的戒嚴終於解除了,除了保留宵禁,基本上不會影響原本的洛陽居民的生活。

洛陽修建的歷史很久遠,久遠到可以追溯到周王朝,之後又經歷秦漢,魏晉,到如今的隋唐。

其實在北魏時期,洛陽城規模還是很大的,但也在之後戰亂中,洛陽也近乎被廢棄。

如今的洛陽也是當年隋煬帝在以往的基礎上重新修繕,規格也大多數按照皇城的樣式來修建,或許當年的隋煬帝是想要將洛陽當作都城的。

見到舅爺與爺爺拄着柺杖走來,李承乾道:“前軍已動身了。”

高士廉望着城下的繁華景象,道:“馬周治理洛陽城頗有成效,他應該是有功勞的,楊廣也可瞑目了。”

李淵道:“要瞑目的人太多了,你不能光說楊廣。”

“老朽也沒說不管其他人。”

見爺爺與舅爺爭執着,李承幹走下了城樓,看着一車車的糧草從東面送去。

六萬大軍的糧草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還要供應很久。

李承幹感受着這一次糧草壓力,不免覺得比當初掃平天山時更難。

沿着城牆走着,李承幹一路看着洛陽的城防,父皇如今還在大營中,似乎一心準備出征,也從未過問洛陽的事宜。

“太子殿下。”

見到行禮的人,李承幹又覺得面熟,稍稍一想便想到了當初父皇讓柴哲威守備洛陽,道:“柴哲威將軍,這些年守備洛陽有勞了。”

都聽聞太子對文官嚴苛,對府兵多有照拂,柴哲威行禮道:“末將這些年……說不上辛苦。”

“當年還是柴大將軍的兵馬震懾洛陽,纔有馬周他們的施行治理。”

“末將都是奉命行事。”

李承乾道:“近來孤都會在洛陽,往後還望大將軍繼續守備。”

“末將領命。”

柴哲威是柴紹與平陽公主的孩子,他年歲已過三十,在軍中算是穩重的將領。

兩人正說話,卻見侍衛來稟報:“太子殿下,趙國公來了。”

李承幹停下腳步,回頭看去,道:“舅舅。”

長孫無忌作揖道:“殿下,臣與岑文本,馬周衆人商議,向陛下請旨,冊封高藏爲高句麗王,給予認可,封淵蓋蘇文爲高句麗柱國,可其人放鬆警惕。”

“必要嗎?”

聽到殿下反問,長孫無忌又道:“若能緩解前軍遇敵的壓力,那就是可行的。”

李承幹頷首道:“來人。”

“末將在。”

一個侍衛上前。

李承幹吩咐道:“帶舅舅去軍中大營面見父皇。”

“喏。”那侍衛作揖道:“趙國公隨末將來。”

長孫無忌還是一臉頗有心事的樣子,就跟着侍衛離開了。

到了晌午的時候,李承幹洛陽行宮內看着各縣的奏章,從中可以瞭解現在的洛陽各縣的發展情形。

這些天,關中的奏章也接連送來,關中各縣再分各鄉的事宜進行得還算順利。

有內侍快步而來,道:“殿下,陛下下旨封高藏爲高句麗王,封淵蓋蘇文爲高句麗柱國。”

李承幹知道這個國書的意思,淵蓋蘇文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爲都是不正義的。

就因爲這種不正義的行爲,很容易落人口舌。

現在的淵蓋蘇文心虛,並且父皇的旨意能夠讓他心存僥倖。

打心裡,李承幹有點不喜歡舅舅的這種計策,這種擺出大唐默許的意思,來麻痹一時,到最後唐軍兵至遼水,淵蓋蘇文也會醒悟過來。

當然了,也正如舅舅說過的,哪怕能夠讓前軍減少壓力,給高句麗添亂,那也是應該做的。

內侍又道:“殿下,趙國公還說要隨陛下出徵。”

“父皇是怎麼拒絕舅舅的?”

內侍稍有困惑,隨後又笑着釋然了,若陛下答應趙國公隨軍出征,也不用自己來傳話,而是陛下讓他們傳旨了。

“回殿下,陛下說太子還年輕,而許國公都已年邁,鄭公也在長安養病,房相留守長安,命趙國公悉心輔佐殿下。”

李承幹頷首,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內侍稍稍一禮,便退到了殿外。

在太子殿下處置文書與奏章的時候,是不喜邊上站着人的,若呼吸聲大了些,殿下都會不悅。

因此從長安而來的內侍太監都很清楚規矩,站在門外絕不去打擾太子。

李承幹又拿起一卷紙,這是老師來信,信中老師命京兆府少尹許敬宗打開各縣的糧倉,將糧食全部囤積於潼關的倉庫,並且由潼關運入洛陽。

糧草要運輸,水路是最便利的,當年楊廣修建的大運河又要用起來。

李承幹看向另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是整個中原河道的部署,以及各個州府都在地圖上。

忙完手中的這些事,李承幹讓內侍太監將這些批閱好的文書與奏章全部交給朝中各部。

看那內侍要離開,李承幹又道:“慢着,徐孝德還在修建洛陽城嗎?”

“回殿下,徐侍郎還在修建洛陽城的房屋,工部的人手不夠,少府監的人也都要跟着陛下出徵,徐侍郎親自帶着人在給六部官吏修建房屋呢。”

“讓徐孝德建設一間大屋子,就在洛陽的崇文館邊上,招崇文館三百學士,每天翻閱各地奏章與奏報。”

“喏。”

吩咐完這些,李承幹還思量着有沒有疏漏的事,這個時候的舅舅確實不能隨大軍東征。

“讓舅舅來一趟吧。”

“這就去吩咐趙國公。”

李承幹又讓人去給小福傳話,讓她將飯食帶來乾元殿。

等候舅舅的片刻清閒,李承幹站在乾元殿前,看着眼前的皇宮佈局。

當年楊廣修建洛陽宮時,命名紫薇城,修建時一度徵召民力超過百萬人。

如今李唐這一朝,複稱洛陽宮,當年父皇巡遊洛陽,將這裡的宮殿改了稱呼,其中三座大殿爲正殿幹陽殿,還有貞觀殿,徽猷殿。

後來爺爺覺得當初洛陽宮太過奢華,覺得楊廣太過窮奢,一度拆了幹陽殿。

當年父皇一度要重修洛陽宮,被當時的老師與張玄素等人勸阻,稱洛陽民生凋敝,沒有施行修建。

現在的幹陽殿還顯得老舊,沒有修繕好。

因此作爲偏殿的乾元殿,只能暫用。

李麗質快步走來道:“皇兄,稚奴與慎弟來了。”

李承幹側目看去,就見到了這兩個弟弟,“不是讓你在長安嗎?怎麼來這裡了?”

李麗質不悅道:“房相念稚奴與慎弟想念父皇,這才允許他們來洛陽。”

李治委屈地道:“皇兄。”

李承乾道:“來了就來了,用飯了嗎?”

聽到皇兄先說用飯,李治與李慎也是心頭一暖。

正巧舅舅也來了,李承幹領着他們走入乾元殿內,道:“用飯吧,舅舅也坐。”

長孫無忌先是行禮,而後才坐下。

洛陽宮的飯食很簡單,天色已近黃昏,李承幹又給兩個弟弟遞上碗筷,又道:“慎弟,你來的正好。”

李慎接過筷子道:“皇兄有何吩咐?”

“幹陽殿需要修繕一番,你給徐孝德畫一張圖紙,讓他安排人手來修繕。”

李承幹也坐下來,又道:“忙完這些事就回長安吧,若是父皇知道你們私自過來,免不了責罰。”

李治低下頭道:“嗯。”

李麗質道:“皇兄,妹妹有些事希望可以讓稚奴與慎弟去辦。”

“你說。”

“讓慎弟與稚奴去一趟博州,博州有幾處礦產需要查明,妹妹看近年來的往來銅鐵,懷疑有人開私礦。”

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07.第207章 演武256.第256章 迂迴繞後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223.第223章 軍中密奏第138章 從不退讓339.第339章 議東征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第155章 狄家父子第86章 補貼與孝順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47章 伏允的下場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61.第261章 看第一場秋雨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257.第257章 活捉第161章 監察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234.第234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98章 奉命放假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300.第300章 明達與渾天儀252.第252章 范陽案252.第252章 范陽案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第51章 守備長安的太子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82章 搶還是買第73章 “肥羊”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6章 小女徐慧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第320章 歸來的皇帝第2章 “人肥”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338.第338章 文景與現在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137章 波斯奇物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148章 玄奘的來信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將來第77章 立冬宴席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325章 佳節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第108章 酷暑的關中第80章 漠北恩怨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283.第283章 吃什麼長大的第156章 京兆府爭論第174章 分寸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140章 和諧的宴席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第80章 漠北恩怨231.第231章 修繕長安第184章 歷代皇帝的憂慮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77章 立冬宴席第325章 佳節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66章 大將軍教導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66章 大將軍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