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進軍制造業開啓社會初體驗

不太喜歡重複性勞動,更看重技能培訓和未來發展前景

00後進軍制造業開啓社會初體驗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實習生 武江

“人太多了,我要快點跑。”清晨8點03分,在重慶兩江新區產業園區,鏡頭在人羣中晃晃蕩蕩,順着人流擠進了一輛廠車裡。這是B站(嗶哩嗶哩彈幕網)UP主“你好我是小朱”視頻裡的一幕。老家在重慶九龍坡農村的小朱是一名00後,從2019年9月開始,他通過視頻來分享自己的工廠生活

小朱不是廠子裡唯一的00後工人,與他同齡的同事並不在少數。勞動者的年齡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00後正在走進工廠,成爲一名產業工人,開始自己的社會初體驗。

工廠裡迎來00後

出生於2000年的高明畢業於重慶機械技工學校機械製造專業,畢業後便進入位於重慶沙坪壩區的重慶小康汽車製造廠,從實習到就業,現在已經成爲車間裡的一名產業工人。“我覺得這是和我的專業對口工作,希望能夠在這裡好好幹下去。我想多賺錢成家立業,儘量爲父母分擔壓力。”高明展告訴記者。

對於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高明展並不會像許多年輕人一樣用於各種消費,相反,自己的日常消費項目並不多,大部分都會存起來。“如果我每月工資有5000元,那我能存下3000~4000元。”高明展說。

此外,不少00後工人打扮入時,不僅外形很“潮”,學習能力也很強,能夠快速融入當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剛滿20歲的段清毅於2019年的夏天,在重慶一家電子廠從事蘋果手機、手錶調試的流水線作業。雖然只工作了幾個月,但上手快、操作麻利的他多次得到車間師傅的表揚。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貨車分廠電焊工張敬華在今年兩會上曾表示,當前就業市場技術工人的求人倍率在1.5~2之間,我國的高技能人才需要儲備,製造工業高水平的技能技藝需要後繼有人

與此同時,一方面,高考結束後部分00後步入社會,開始尋求一份工作;另一方面,最新一批00後高職畢業生也陸續走進人力資源市場。因而,人員需求量大、技術人才缺乏的製造產業成爲他們的一種就業選擇。

更看重學技術和發展前景

李傑(化名)來自貧困、偏遠的武陵山區,是重慶川九公司的一名00後職工。讀書期間,李傑一直享受工會的“金秋助學”資助,並考取了高職院校的建築專業。既淳樸又務實的他表示,儘管自己對前途有很多想法,但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提高自己。剛參加工作時,有很多技術搞不懂,他就不厭其煩地向經驗的師傅請教。爲了弄懂一個技術難題,他加班加點地鑽研學習,很快成爲同批新人中的骨幹。

李傑告訴記者,常年患病的母親還在家裡種地,父親也常年在外打工,因此他的夢想就是儘早學好技術,憑藉自己的能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還未畢業的吳朗曾聽同學分享過在重慶電子加工廠實習的經歷,他表示自己有些拒絕流水線上的工作。在他看來,能夠學習到技能以及工作環境相對自由的崗位是自己未來就業的方向。

“爲員工提供技能培訓平臺晉升平臺,比如職級提升、崗位提升、勞務關係變化等,讓員工對今後的職業規劃方面有更多的希望,才能對公司有歸屬感。”長安民生物流負責人說,作爲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汽車物流企業,隨着00後陸續步入人才市場,廠子裡的年輕化、年輕態的趨勢越加明顯,企業目前也正在做這方面的調研。

“我剛踏入社會,仍舊處於迷茫的階段,也缺乏經驗,對很多工作都還難以勝任。目前項目的工作崗位職責清晰,分工明確,我可以在這慢慢積累經驗。”長安民生物流的00後員工吳曉飛說。

創造崗位幸福感才能留住人才

高明展從技校畢業進入汽車廠到現在有3年的時間,先後被安排到天窗、減震等七八個不同的裝配崗位,但他感覺每個崗位的生產模式都差不多,確實很難給人帶來新鮮感

“這裡的職位晉升要求,一是工作時間滿6個月,二是必須大專學歷。”中專畢業的小朱曾在視頻中吐露自己不希望繼續呆在工廠裡的原因。成績不理想的他爲了儘早就業,進入重慶一家職業院校學習,並如願招聘進一家電子廠工作。

小朱告訴記者,電子廠遠離市區,每天8個小時的流水線,上千次重複的動作,刺耳的噪音和污濁的空氣,再加上週而復始的兩點一線、少有娛樂的生活,讓他很快感到厭倦,3個月後便辭職了。父母拿出積攢的20萬元幫小朱創業做電商,但好景不長,不到1年的時間,不僅錢沒賺到,還賠了積蓄。痛定思痛的小朱決定回到工廠踏實工作,但他希望能有更好的晉升和培訓渠道

事實上,除了工作簡單重複,那些紮根在工廠裡的00後還面臨另外一種困境。“00後目前才20歲出頭,而一線員工則普遍年紀較大,這導致00後員工在工作時常有溝通不順暢的問題,進而導致相關工作推進緩慢。”長安民生物流員工杜攀說。

2019年5月,在一場以“製造業與95後、00後的發展機遇”爲主題的論壇上,湖南長沙市就業服務局局長易偉軍表示,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媒體應該聯動發力,營造“製造業大有可爲”的氛圍,主動引導青年從事製造業,企業應提升薪資待遇,提升青年的自我價值和能力,讓崗位創造幸福感。

重慶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告訴記者,不管00後有多稚嫩,都是產業工人的後備力量,也是製造業的未來。企業一定要想方設法爲他們創造條件,將他們留住。

“一線上的00後再過若干年就是產業工人的中堅力量。”重慶長江上游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坦言,在這批00後工人身上,已經可以看到他們剛成年就肩負起的責任感。作爲企業方面來講,可以開通員工訴求表達渠道,也可以實行靈活的工作時間制度,充分調動青年人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纔是留住人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