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康熙來了》S佼破冰=臺灣電視兒童們的共同記憶

對於《康熙來了》,有時我難免會想像,觀衆像是家長,希望《康熙》永遠都是第一名。

我引述一段《詹仁雄:觀衆都下船了,電視臺是要流去哪?》的內容

對於臺灣演藝圈與跟着《康熙》一起長大的觀衆來說,上週頭條新聞當然是黃子佼小S在《康熙來了》重逢。我相信今天(1/12)會讓更多可能已經不看電視的觀衆,鎖定36頻道,等待晚上10點,跟着小S與康永現場工作人員一起哭一起笑。

就像當年一樣。

身爲一個浮沉於世的7年級電視兒童(經歷過三臺→第四臺初期的鎖碼頻道,野球拳購物頻道,在白天常會看到盜版日本摔角影片與不小心露點的日本影片而不爭氣地滿心歡喜。)

我心知肚明雖不難進入網路世代的觀看習慣,但投入的感情可能已截然不同。 先收拾起白頭宮女話當年的碎嘴,我只想說,從2004年1月5日至今,扣掉戲劇之外,《康熙來了》仍然一直是收視率冠軍,從代表性話題性也一直屹立不搖。

即使中國網路媒體在2014年發出多篇類似《“康熙來了”十年記:最好的時候過去了嗎?》的文章,中國大陸娛樂圈依舊得面對一個血淋淋的事實,中國大陸沒有節目知名度文化底蘊是跟得上《康熙來了》的車尾燈,韓綜能帶給中國大陸的養分有限,而自身文化帶給娛樂產業靈魂纔有可能長長久久。

別跟我說,你還不知道。

從《娛樂百分百》到《康熙來了》,我見證了小S的成長與改變,即使面臨網路世代的來臨,她與蔡康永仍舊守住一塊別人無法撼動的秘境。 唯真不假,笑中帶淚。短期之內,恐怕唯有康熙方能超越康熙。 今晚的《康熙來了》,別說你了,我都想在電視機守候時代真是一種讓人慾哭無淚的鄉愁

●延伸閱讀

小S、黃子佼世紀破冰同臺 S狂哭說抱歉 佼噴淚沖掉隱形眼鏡

[毒舌美少女]《康熙來了》爲何立了這麼久

黃子佼:謝謝臉書創辦人,我和青春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