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萬人"流失"!降價賣房 哈爾濱無奈的選擇

(原標題:16.6萬人"流失"!降價賣房哈爾濱無奈的選擇)

哈爾濱樓市正在上演最無奈的一幕。

近日,哈爾濱公佈一則讓全國樓市顫抖的新政策《關於疫情期間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總共14條措施。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以下3條:

支持並鼓勵開發企業銷售住宅房屋、居住型公寓新建商品房進一步讓利給購房羣衆,政府將對讓利企業的銷售情況進行考覈,給予表彰、嘉獎

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

靈活就業人員連續繳存公積金六個月即可申請貸款;支持異地繳存公積金職工在哈購房申請公積金貸款,實現異地職工享有在哈市同等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

觸及房地產行業靈魂的核心政策就是:

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銷售新建商品房,並大幅降低公積金買房門檻。

此項新政一出,便迅速成爲熱搜,引發行業激烈討論。

1

2015年以來,就極少有地方政府主動要求開發商降價賣房,說得最多的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或者是維護市場穩定,不能大漲也不能大跌。

意味着,哈爾濱將成爲中國第一個鼓勵開發商降價賣房的大城市

其實,每個地方政府明確鼓勵開發商降房價賣房,都需要莫大勇氣

首先,開發商降房價,政府就得降地價,甚至會導致賣地困難,而賣地一直都和地方財政收入直接掛鉤。

國家財政部披露的《2020年10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20年前10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5965億元,同比增長10.1%。

每年動輒6-7萬億的賣地收入,使得中國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財政體系對賣地非常依賴,依賴程度甚至超過100%。

由此可見,土地收入已經成爲部分地方政府最大的財政收入之一,地方政府主動讓開發商降價賣房,直接觸及靈魂。

其次,房價下跌,歷來是業主維權、鬧事的主要原因之一。據部分城市的房管局投訴報告顯示,近5年,降價維權排名高居第一,遠高於房屋質量、貨不對板等問題的維權。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幾乎所有人都明白,房價下跌時,潛在的購房人都會觀望爲主,擔心未來還有更低的價格。因此,房地產市場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是:買漲不買跌。

因此,出於財政收入和社會穩定的考量,地方政府是沒有動力讓開發商降價賣房的。

那麼,這一次哈爾濱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2

其實,哈爾濱頒佈樓市新政的原因很簡單:哈爾濱的樓市,實在繃不住了。

任何一個城市房價,都是由人口經濟、土地供應息息相關的。

哈爾濱作爲副省級城市、黑龍江省會

哈爾濱擁有5.3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的城市,相當於3.3個北京、8.4個上海、接近27個深圳。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末,哈爾濱市常住人口1076萬,其中,城鎮人口709萬,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6%,橫向比較,城鎮化率已經不低了。

土地充足、城鎮化率偏高的同時,哈爾濱的人口卻在不斷流失。

哈爾濱市是東三省中,人口流失最爲嚴重的大城市。數據顯示,2009-2019年,哈爾濱市小學生人數下滑了14%,黑龍江全省則流失了31%。意味着,大約31%的人口在過去10年離開了黑龍江。

同時,常住人口也不增反減,2017年常住人口1092.9萬,2019年只有1076.3萬了,兩年減少了16.6萬人。

特別是年輕人口外流嚴重。

人口流失的同時,哈爾濱的經濟也撐不住了。2019年GDP爲5249億元,人均GDP僅有4.88萬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人均可支配收入爲4萬元,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人口流失嚴重、老百姓的消費需求疲軟,哈爾濱政府賣地的熱情卻非常兇猛。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哈爾濱累計出讓住宅、商住、商業類用地共53宗,面積超過334萬平方米。

賣地兇猛的結果就是,商品房供應急劇增長。

2020年哈爾濱商品房累計供應88883套,供應面積873.49萬㎡;而累計成交只有36202套,成交面積373.70萬㎡;1-9月面積供求比高達2.34。去化週期2年多。

最終的結果就是,今年以來,哈爾濱樓市徹底疲軟,量價齊跌。

2020年8月,哈爾濱新房平均價格爲10463元/平米,同比下降超過10%,新房銷量50.96萬方,同比下降超50%,直接腰斬。

哈爾濱的樓市,正在入冬。

一旦樓市陷入僵局的時候,地方政府只有2個選擇:

第一,放鬆限購、限貸,或者用貨幣棚改等手段,刺激樓市上漲(2015年到2016年絕大部分城市);

第二,鼓勵企業降價促銷(目前只有哈爾濱)。

所以,哈爾濱突然出臺新政鼓勵開發商降價賣房,是一個萬般無奈的選擇。

3

哈爾濱,正在給其他三四線城市敲警鐘。經濟薄弱、人口長期淨流出的背景下,如果無限制地供應土地,或將透支所有人的購買力,樓市將陷入哈爾濱的冰封魔咒

如果開發商真的主動降價賣房,導致房價陰跌不止,誰最害怕呢?

衆所周知,房地產是資金密集的行業,一旦城市房地產市場全面下跌,將牽一髮而動全身。

首先是當地的房企營收下降,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規模大幅收縮,房地產企業容易出現資金鍊緊張甚至斷裂的風險。

其實,個別城市的房價持續下跌,在中國並非沒有先例。2010-2015年,溫州曾上演了一波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慘烈教訓

以溫州爲例,其擁有發達的民營經濟,靠出口加工業務積聚着大量人口和財富,加上四萬億救市計劃下銀行信貸的大量投放,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溫州炒房團一度聞名全國

2010年後,當地房價迅速飆升,2011年超過3萬元/平米,接近一線城市房價水平。

個人、企業紛紛高槓杄加入炒房大軍。

2011年,中國貨幣政策轉向緊縮,歐美經濟的衰退,給溫州民營經濟沉重的打擊。

民營企業由於銷售困難、資金鍊斷裂而無法償還貸款時,銀行只好處置拍賣作爲抵押的房地產,導致房價一年內下跌20%,此後連續十幾個月持續下跌,溫州銀行業也陷入困境,甚至出現了中小銀行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