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臺灣史上最冷的一天」!連雲林、嘉義都下大雪

▲到底臺灣史上最冷的一天是發生在何時呢?(圖/翻攝自Google地球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霸王寒流的到來,讓臺灣北部山區紛紛都飄下雪,連平地民衆也都有機會一睹雪霰,然而到底「臺灣史上最冷」是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根據文史工作者李禎祥研究,1893年,仍在清朝統治時期的臺灣,曾直接「衝到冰點以下」,連在「北迴歸線邊邊」的嘉義新港鄉,都「雪下數寸,六畜凍死」。

李禎祥在《民報》的專欄中表示,根據中央氣象局前身的臺灣省氣象所統計,臺北市有「氣象數值」以來,平地最低溫日治時期1900年2月13日,測得零下0.2度,在1963年1月28日也測有0.1度,是戰後最低溫。

當然臺灣史上最冷的時期到底是何時?根據《雲林採訪冊》記載,「光緒六年六月初三日,大雨雪」。若推算西元紀年,當時是1881年7月9日,夏季,會發生「大雨雪」也不太可能,李禎祥判斷或許是誤植。

但是從1893年1月18日曾有的大雪紀錄,當時各地的地方誌都有記載,像布嶼西堡,也就是今天的雲林崙背「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另外像是打貓西堡,今日的嘉義新港則「雪下數寸,六畜凍死」。李禎祥表示,「崙背和新港位於濁水溪以南,而且屬於平原。這些地方都能大雪的話,那麼濁水溪以北的臺灣,理論上應該是一片銀白世界」,「這天可能就是臺灣史上最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