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時段別吃零食 醫曝5後果:孩子恐性早熟長不高

醫師陳菁兒表示,應儘量避免讓孩子在空腹、晚餐飯前及宵夜吃糖果和餅乾。(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不少孩童喜歡吃甜食或喝飲料,兒童遺傳內分泌專科醫師陳菁兒表示,應儘量避免讓孩子在空腹、晚餐飯前及宵夜吃糖果和餅乾,不但會抑制生長激素長不高,也會造成肥胖、性早熟、過敏和過動等問題,此外也建議吃任何零食前應先補充蛋白質,確保有攝取到營養。

陳菁兒前天(5日)於個人臉書粉專指出,父母要孩子長高,儘量避免吃糖果和餅乾這些精緻澱粉,夏天也要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及冰品,若真的很想吃要避免2個時間,包括空腹(胃裡沒有食物的時)、晚餐飯前及宵夜,這兩個時間絕對不要吃。

陳菁兒表示,有3個方法可降低糖分傷害,第1是午餐飯後減量吃,吃飽後馬上吃甜食,因肚子裡已有正餐的蛋白質和蔬菜等,再吃含糖飲料甜食,血糖升起來的速度較空腹慢一些,且吃下的份量也會比吃正餐前少一些,且午餐飯後,白天活動量較大,可把多餘熱量代謝掉,比晚餐飯後喝飲料吃甜食較不容易發胖。

陳菁兒說,第2是吃精緻澱粉前先吃點蛋白質,吃餅乾前先把牛奶或無糖豆漿喝完;或是吃完一顆茶葉蛋才能喝飲料,因先吃蛋白質,胃裡有食物爲讓血糖上升較慢,確保有攝取到營養蛋白質,不是隻有精緻糖和反式脂肪。

陳菁兒表示,第3是部分甜食或含糖飲料,用蛋白質類食物取代,如全糖奶茶改成紅茶拿鐵。因喝含糖飲料及吃甜食,過度攝取精緻糖,不但會抑制生長激素長不高,也會造成肥胖、性早熟、過敏和過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