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檢測出登革熱 中正大學團隊奪iGEM金牌

中正學生團隊用3D列印製作登革熱檢測試劑外殼,只要將血液樣本滴入試劑盒的一端即可得知結果。(中正大學提供/張亦惠嘉縣傳真)

臺灣夏天飽受登革熱所苦,由於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藥和有效疫苗,中正大學團隊從預防醫療出發,發想新型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能有效提高檢測試劑的耐溫程度、降低保存門檻,也能在30秒得到檢測結果,並拿這項試劑原型參加美國國際基因工程生物機械競賽(iGEM)奪得金牌

臺灣近2年約有500至600個登革熱病例,在2014、2015年更爆發前所未有的登革熱大流行,足見登革熱在傳染病上的嚴重性。中正大學iGEM團隊成員黃湘雁說,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或疫苗,只能仰賴醫院給予緩解症狀支持性療法,纔會讓團隊有此發想。

黃湘雁說,研發新型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外,用3D列印製作試劑盒外殼,將血液樣本滴入試劑盒的一端,與試劑的奈米金結合後流到測試線,若含有病毒,試劑就會呈現兩條紅線

目前登革熱檢測方式有兩種,短則半小時長則數小時,團隊成員陳?翰說,中正團隊開發的試劑原型經過實驗測試,從滴入樣本到顯示結果約30至60秒即能完成,除爲病人爭取治療時間,也能及早做預防社區傳染的措施

除開發試劑原型,團隊也走出研究室民衆交流,找來長輩臺語幫忙錄製防治宣導,也與嘉義布袋戲劇團合作拍攝登革熱宣導影片,讓大衆更認識登革熱並提高警覺性

今年中正大學5個學院、8個學系共14位同學參加iGEM競賽,在全球239組隊伍中與成大、交大等校並列金牌,並獲最佳包容性主題獎提名,未來也不排除尋求廠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