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看臺北百個超美景點 世新學生拍片看時代縮影

世新大學陳柏瑞拍攝紀錄片《臺北》。(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今天是白色情人節,在2月14日收到禮物男生會在這一天向心儀女生回傳自己的心意。世新大學廣電學生陳柏瑞則利用半年時間,拍攝《臺北》紀錄片,呈現大屯山、101大樓臺北人再熟悉不過的面貌,在春夏秋冬的景緻,要在白色情人節這天,獻愛臺北。

陳柏瑞說表示,「大家在臺北生活、成長,但是很少人去探索臺北的其他面貌」,透過紀錄片,希望大家能對自己生長故鄉多一份瞭解,並且去省思隱藏在臺北背後的深層問題

《臺北》片長40分鐘,100多個景點,從中可以觀賞到春、夏、秋、冬各有風味的臺北景緻,也可以透過繁榮與破壞的篇章,瞭解臺北存在的危機與問題。陳柏瑞在拍攝《臺北》期間,走進大自然,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景色,像是大屯山一望無際的雲海、充滿時代縮影和古早味的九份,以及能遠望101的最佳觀景臺象山,都讓他念念不忘。

▲陳柏瑞眼中的臺北101是臺北的象徵。

從前,陳柏瑞經常聽聞長輩們敘述臺北的故事。例如曾是一整片稻田六張犁牛車夕陽樣貌田邊水溝抓魚的情景、早晨結霜屋子,甚至是各式村莊畫面,卻因爲記錄太少而沒能欣賞,覺得很可惜。因此,他希望拍攝現在的臺北,爲後代子孫們留下紀錄。

「101就是臺北的象徵!」《臺北》全片不斷出現這棟象徵核心的建築物,希望藉此凝聚臺灣人,團結一心,陳柏瑞說,臺北並非完美無缺,透過鏡頭也發現許多嚴重影響市容的問題,比方說垃圾、違建、鐵皮屋髒亂招牌等。假使少了這些,臺北會有多美?陳柏瑞感慨,「臺北發展得很快,但是都更趕不上發展!」人們不斷追求進步、發展,卻在無形中破壞了臺北的美,忽略了「最美的景色,終究是大自然。」

由於臺北時常下雨,規劃好的拍攝時間及地點經常受到影響,加上四季之景皆不同,「掌握天氣」成了陳柏瑞拍攝時最苦惱的問題。透過這趟旅程,他不但走出舒適圈,加深對臺北的親切感,更藉由拍攝,多了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旅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成爲陳柏瑞心中最棒的回憶。

陳柏瑞回憶,初次接觸攝影是在世新新聞系攝影課。有一次在翻閱《夢幻風景進階攝影技巧》這本書時,封面以101搭配火燒雲照片,讓他深感震撼,從此愛上攝影,「新聞系指導我捕捉事情的脈絡、具備思考及批判時事的能力;廣電所比較感性讓我學到許多偏藝術的東西」,無論在新聞系還是廣電所,都受到不同的啓發和激盪。

《臺北》紀錄片主題曲已於3月10日上線,完整影片將於3月17日正式公開。除了將與中華電信MOD合作、在靖天電視臺放映此片,陳柏瑞也希望能與政府合作,在捷運及大熒幕上看到這部作品,讓大家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其實很不一樣。

▲《臺北》紀錄片主題曲已於3月10日上線,完整影片將於17日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