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首日好彩頭 臺股寫新高

4月1日臺股表現

受惠美國拜登總統公佈基建計劃藍圖,美股科技領軍衝高,權值臺積電1日在外資買超22,569張下股價重返600元大關。三大法人全數站在買方,帶動臺股1日盤中大漲至16,602點,終場收16,571點,盤中以及收盤指數雙創歷史新高;上市櫃總市值亦創55.64兆新高。

受美科技股大漲激勵,臺積電臺達電、富邦金、南亞科華邦電、旺宏長榮陽明裕民強勢帶動,臺股指數終場上漲140點,漲幅0.85%,收在16,571點,成交值爲3,267億元。

儘管外資過去一段時間對臺股進出動向缺乏連貫性,但國際資金在連假前一日,出乎市場預料、回頭買超臺股154億元,絲毫無懼長假賣壓,扮演臺股刷新盤中、收盤歷史新高的最大助力

此外,投信買超9.64億元,爲連五日買超,證券自營商買超0.41億元,三大法人齊心站在買方;至於八大公股行庫賣超21億元,符合一貫臺股大漲調節策略

外資近期對電子股擬出兩套作戰計劃,迎戰第二季,針對上游半導體,部分資金逢低買臺積電、優先買進聯發科,目前看來取得不錯回報,臺積電在未來三年千億美元資本支出助攻下,1日獲國際資金大買2.2萬張,收復600元大關,聯發科緩步墊高,更是離千金寶座僅一步之遙。

針對下游硬體科技股,外資看好的組裝大廠廣達仁寶、鴻海等,近期雖未大舉加碼

籌碼面看來仍相對穩定,外資圈人士認爲,隨年報公佈告段落佈局科技類股的國際資金,短線將再回歸基本面與價值面並重操作,於上下游間輪轉,除非遇突發性國際利空或美股重挫,指數高檔持續有撐。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臺股1日創前高16,579點,經過27個交易日,就時間波角度整理已足夠,萬六轉爲支撐,上檔高點以去年疫情時的低點8,523點的2倍計算,多方滿足點落在17,046點。

廖繼弘分析,臺股年線扣抵去年疫情低點急速上升,年線乖離逐步從30%收斂至20%,稍降指標過熱疑慮,同時臺股周KD開口放大、月KD在90以上強勢鈍化,且月DMI中的ADX出現難得出現25以上,顯示臺股多方異常強勁,搭配德國指數創高,臺股後市在16,500點至萬七間震盪走高。

高盛證券指出,鑑於高盛經濟學研究團隊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高於市場共識,科技分析師團隊則看好電子產業的充沛需求及記憶體產業循環,因此,在亞洲投資範圍中,特別看好臺灣南韓電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