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把關!陸資在臺買房限制多 13年來僅181件

陸資在臺買房限制多。(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房仲業者27日表示,受制於貸款不得超過5成、來臺停留不超過4個月、3年內不得移轉等「543限制」,陸資在臺買房意願始終不高,過去13年來,中國大陸人士來臺取得不動產的許可件數,僅181件。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4年大陸人士來臺取得不動產許可件數僅45件,比2013年減少7件,且大陸地區人民及陸資法人,自2002年8月8日許可辦法發佈迄今,全臺也僅181件,就算加上2014年外資在臺購買不動產的1,133件,仍不及2014全年買賣移轉量的1%,顯見臺灣房地產仍以內需爲主。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自兩岸關係明顯改善後,市場充滿陸資進軍臺灣房市的想像,不過數字會說話,陸資來臺購置不動產,無論質或量,都不如坊間想像,臺灣房市依舊以在地資金主力

徐佳馨說,不可諱言,在「543」限制下,以陸資身分在臺買房,相對麻煩,即便貸款沒問題買屋仍要經過政府審覈,曠日費時影響賣方意願,應是交易量不振的主要因素

對象來看,徐佳馨解釋,如果以陸資身分申請,多是個人或中小型公司,從全球投資佈局觀點來看,即便語言無障礙,又有土地永久所有權,但臺灣法令嚴格、套利難度高、漲幅有限,就算陸資有意進軍臺灣房市,也會慎思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也強調,就內政部統計資料來看,並未發現陸資炒作現象,不過國內的土地私有政策人文條件醫療實力,的確有助吸引陸客來臺定居。

綜觀未來,徐佳馨認爲,在法令未鬆綁,且臺灣房價漲幅有限的情況下,進場陸資應以自用需求爲主,臺灣房市仍不脫「自己樓盤自己炒」格局,內部自有資金依舊扮演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