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老環衛工 百日戰疫故事

於永洪海河醫院整理垃圾

故事主人翁叫於永洪,自農曆大年初一以來,他起早貪黑,堅守在天津海河醫院,轉運着這裡產生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至今已經連續工作近百日。這位普通的老環衛工行動默默地書寫着自己的戰「疫」故事。

4月27日上午10時,氣溫有些高,身穿防護服,戴着手套口罩護目鏡的於永洪正在整理放在車裡黑色垃圾袋。有破損的,他就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垃圾袋將破損的垃圾袋套好、密封好。之後,他背起噴霧器,開始對這些垃圾進行消毒。消毒後,他又上車進行操作,將這些垃圾全部裝入車廂中。操作完畢,他站在臨時搭建的生活垃圾暫存點前,等着保潔人員將新產生的垃圾送過來。自大年初一開始,57歲的於永洪就重複着這樣的工作,一天也沒休息。

大年初一就開工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正和老伴兒孩子們一起過節,我的電話突然響了。電話中,車隊隊長問我是否願意參加海河醫院生活垃圾的轉運工作。雖沒什麼精神準備,但我還是在最短的時間裡報了名。」疫情當前,於永洪知道,垃圾轉運對海河醫院救治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意義。作爲一名老環衛工人,他義不容辭。

大年初一,他開着垃圾轉運車來到海河醫院,他先是挨個檢查垃圾袋,然後對有破損的重新打包和密封,接下來就是消毒和裝車,等到將4噸垃圾全部進行消毒和裝車,他已汗流浹背,但來不及休息,就駕駛轉運車駛往垃圾焚燒處理廠。到了處理廠,又按要求再一次對垃圾進行消毒,接着由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忙完後,他按照規定把轉運車開回海河醫院,並對車輛進行消毒。

只能在車裡瞇一會兒

一天天重複這樣的工作中,於永洪每天早晨8時就到海河醫院工作,中午將一整個上午的垃圾全部裝車後,吃個盒飯,只能在車裡休息一會兒。下午1時半開始,新的垃圾又會被不斷地送到這個暫存點。一直到下午3時左右,他才駕駛裝滿垃圾的轉運車駛向垃圾焚燒處理廠。

由於處理廠需處理的垃圾較多,他得等上很長一段時間,因此,他幾乎每天都是天黑了纔到家,有一次醫務人員居住的飯店有垃圾要處理,他持續忙到晚上10時。「那天太忙了,晚飯根本沒有時間吃。回到家後,我自己好歹做了點飯,將就着吃了。」隔日又早起,繼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