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尾全死光 專養蝨目魚戶:混養戶有補助專業戶沒 不合理

寒流過境嘉義地區沿海深水專養蝨目魚魚屍近日逐漸浮現。(讀者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專養蝨目魚戶黃健翔苦訴,這些越冬魚本來等過年後,賣好價錢,如今死光一半,到現在還在撈死魚。(黃健翔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寒流過境,嘉義沿海文蛤池混養的蝨目魚幾乎全死光光,而深水專養的蝨目魚,魚屍近日逐漸浮現。「給孩子紅包錢,不曉得怎麼辦!」專養蝨目魚戶黃健翔苦訴,這些越冬魚本來等過年後,賣個好價錢,如今死光一半,近5萬尾全部沒了,到現在還在撈死魚。他痛批,混養蝨目魚可報災損,專養的卻不行,一樣是蝨目魚損害,爲什麼還要分?實在不合理

前年逢暖冬,越冬魚寒害輕微,產量穩定,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有限,蝨目魚價格慘跌,收購價一度喊到每臺斤26元。黃健翔說,因疫情影響養殖產業政府去年推動生產調節獎勵,補助整池消毒、疏養及延後放養,避免集中上市。去年放養越冬魚的養殖戶,與往年相比減少許多,想冒險越冬養殖,賭好價錢。

黃健翔嘆,這些魚跨年期間的寒流平安度過,本來看好過年後,蝨目魚收購價有機會漲到每臺斤40元,想不到第2次寒流,沿海風大、低溫達7℃,魚只陸續浮起,池子愈大,水位愈難拉高,水溫容易下降,因此受害愈嚴重,14池到處魚屍遍野,預估損失上百萬元,日前向公所申報災損,卻說還未達補償標準無法報災損,「損失的同樣是蝨目魚,爲什麼還要分?」

嘉義縣政府農業漁業科長張建成表示,救助啓動程序災情速報損失面積達5%以上,縣內專養蝨目魚養殖面積爲2142公頃,目前受害面積爲21公頃,未超過1%,但水產低溫寒害有延遲性,漁民有受害要及時通報公所,縣府一定積極向中央爭取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