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男睡到心痛、冒冷汗 竟是心肌梗塞

劉姓男子20日回醫院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醫師陳科維全力救治。(馮惠宜攝)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陳維科指出,劉姓男子到院時右冠狀動脈已完全阻塞。(馮惠宜攝)

67歲劉姓男子去年12月28日清晨四點半突然感到一陣胸悶不適,且不斷冒冷汗,經送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被診斷爲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不到一週即康復出院。中國附醫內科部心臟血管醫師陳科維說,溫差變化是造成心血管發病主因,呼籲民衆如出現胸痛不適合並冒汗,須立即就醫。

劉先生20日現身說法,他表示,自己不吃重油、重鹹,飲食有度,且經常運動天天做平甩功,沒想到仍罹患急性心肌梗塞,他回想當時只是覺得胸悶、冒冷汗,想到母親是運動中突然胸痛就走了,加上女兒上網查高度懷疑是心肌梗塞,鬼門關走一回,他除感謝醫療團隊,也要呼籲民衆,覺得不對就要趕快就醫。

陳科維,患者到院時,心跳僅剩每分鐘30-40下,血壓也僅有不到90毫米汞柱,已有心搏過緩合併休克的跡象狀況十分危急。所幸心電圖及早診斷後,快速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順利將已完全堵塞的右冠狀動脈打通並恢復血流。患者在接受兩次心導管手術將血管完全修復後,不到一週的時間即康復出院,心臟超音波也顯示心臟功能獲得良好的保存。

陳科維指出,心臟疾病原本就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其中尤以急性心肌梗塞最爲危險,需要及時診斷、打通血管並阻止心肌壞死及進一步的心臟功能損傷。最近氣溫低,天氣變化劇烈,在寒流來襲時,民衆更應注意因冷熱變化,導致心血管事件發生。

陳科維呼籲,原有三高、慢性疾病的年長者,在清晨起牀如廁活動時,需特別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頭頸部的保暖,外出時戴帽、圍圍巾口罩除了防疫外,也有一定的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