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3度心肌梗塞 支架「補漆」救命

亞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強調,心肌梗塞患者在放置支架後仍應定期服藥、控制飲食,才能維持健康。(林欣儀攝)

臺中市55歲洪姓男子6年來曾2次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並陸續置放2支支架,未料,日前他又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送醫急救才知是塗藥支架因急性血栓引起心肌梗塞,幸經施行「藥物釋放型冠狀動脈氣球導管術」,將洪男鬼門關前拉回。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擔任企業高層主管的洪男6年前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治療,左前降支緊急置放「金屬支架」,幸運救回一命,但他生活忙碌、常忘記服藥且生活緊張、外食多,4年前又因狹心症惡化送醫,除利用刀片氣球治療原有支架內「再狹窄」的情況,也於右冠狀動脈放置「塗藥支架」。

歷經2次手術的洪男雖開始固定服藥,卻仍於日前出現嚴重胸悶、胸痛,送醫確定爲下壁急性心肌梗塞,檢查發現塗藥支架內出現急性血栓。王志偉說,評估後爲洪男施以心導管手術大通阻塞動脈,之後採取「藥物釋放型冠狀動脈氣球導管術」,將「紫杉醇」黏附至原來置放的血管支架內壁上,術後恢復良好。

王志偉指出,一般金屬支架再狹窄的發生率約20%,而放置塗藥支架再狹窄的比例不到1成,洪男情況較少見,幸好採取類似「補漆」的概念治療支架內再狹窄的病竈,幫助他獲得新生,呼籲患者不要以爲放置支架後就能不再控制飲食,應遵從醫囑、控制三高並保持運動,可預防心血管再度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