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安全建議」結伴行動 馬來西亞生:不像臺灣人有一堆朋友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建議結伴行動,不少學生感嘆在臺灣沒什麼朋友。(示意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馬來西亞籍24歲鍾姓大生在臺灣遭擄及殺害,此事件也引發不少留學生和家長擔憂,對此「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呼籲提高個人危機意識,並在粉專分享7點安全注意事項,其中提到「請朋友陪同」,不過他們也說,很多馬來西亞學生來臺其實不易融入,也沒什麼朋友,「不像臺灣人,隨便一撈就一堆朋友」。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會長吳彬維分享來臺經驗。(圖/記者林育綾攝)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會長吳彬維表示,其實到臺灣一陣子之後,真的覺得這裡治安很好,「自然而然就放鬆下來」,例如到餐廳吃飯,錢包手機桌上也不擔心,「這在馬來西亞是不可能的」。雖然近來發生馬來西亞籍留學生遇害悲劇,但他仍對臺灣的治安抱有信任,不會因此不鼓勵學弟妹來臺求學。

他相信臺灣的政府警方經過此事件後,會加強相關安全措施,也表示其實不管在哪個國家,都可能會遇到危險,因此未來會對同學、學弟妹加強宣導「個人的危機意識」,也會呼籲儘量「結伴同行」。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粉絲團今(2)日下午分享貼文,整理7點注意事項,提醒在臺留學或工作者留意,包括:

1.走在路上尤其走夜路時,請勿邊走邊看手機,應時刻對周遭保持警惕。2.儘量避免獨自走在路上,可請朋友陪同或走在人較多或路較亮的地段。3.若獨自外出,可告知朋友或室友去向,以防不時之需。4.若夜晚打車回家,應選擇搭乘正規計程車。5.若獨自回家,儘量避免喝醉及確保在清醒的狀態下回家。6.隨身繫帶可防身之物,例如雨傘。7.若發現遭人尾隨或緊急事件,馬上撥打110報案

不過其中關於「請朋友陪同」這點,吳彬維和秘書長姚理介也坦承,馬來西亞的學生來臺儘管語言上能溝通,還是有文化隔閡問題,以至於不容易融入臺灣學生的羣體中,很難有太多朋友。吳彬維說,「馬來西亞同學在這裡真的不像臺灣人,隨便一撈就一堆朋友」。

姚理介也說,校園因爲有各國交換學生,看似多元,但其實分成很多小團體,彼此難以融入,「印尼學生也都跟印尼學生混在一起、馬來西亞人跟馬來西亞人在一起」。他希望各院校的國際處,未來能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協助留學生更融入在地,讓同學不會有這麼大的隔閡與孤獨感。同時他也建議留學生,多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加結交朋友的機會,自己如今也有臺灣朋友。

他表示,如果在臺的馬來西亞同學們有需要任何協助,例如心理上的不安,也能夠私訊到「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 Malaysian Students’ Association In Taiwan」粉絲團,他們會盡量提供協助。

▲「馬來西亞旅臺同學會」秘書長姚理介,分享留學生在臺情況。(圖/記者林育綾攝)

姚理介還分享,他觀察到臺灣的同齡學生很喜歡聊政治,這在馬來西亞是比較少見情形,他們對於這種自由風氣起初有點意外,而馬來西亞年輕人大多愛聊「今天吃什麼」,也會聊很務實的未來就業問題,而他自己也關心時尚話題

而吳彬維也說,臺灣是一個很適合華人求學的地方,未來還是會鼓勵家鄉的學弟妹前來。雖然會宣導加強個人危機意識,但還是希望同學們能在心態上平靜下來,不要因爲此事件造成太大的心理波動影響到緊接而來的期中考,他覺得臺灣的環境沒有到很令人擔憂的地步,「不要自己嚇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留學生信任治安「來臺很放鬆」 馬旅臺同學會:將加強危機意識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