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活蹦亂跳來檢測 血氧一量嚇壞醫生: 嚴重肺炎了

阿伯活蹦亂跳來檢測血氧一量70%嚇壞醫生,已經是嚴重肺炎等級。圖爲臺北地區消毒。(資料照/杜宜諳攝)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15天23人死亡,加上中高齡長者確診數量最多,重症率高達20%,最近紛傳居家隔離期間猝死,或送醫兩天就死亡,新光醫院急診醫師侯勝文臉書分享病例,一名活跳跳的阿伯來醫院檢測,結果一量血氧70%,屬嚴重肺炎等級,恐迅速呼吸衰竭當場嚇壞醫護,讓侯勝文呼籲,確診者應該每天量血氧,低於94%就要送醫,給病人治療的機會

侯勝文昨天在臉書發文,最近醫院擠滿來篩檢的病人,其中一名生龍活虎的阿伯跨越紅龍,走進戶外檢傷站說要掛號護理師本來想勸退他,沒想到一量他血氧只有70%,驚覺事態嚴重,趕緊將阿伯送隔離病房,給予氧氣救治。

一般人的血氧在95%以上,低於80%就可能傷害心臟大腦器官。侯勝文指出,平常臨牀上是建議病人血氧飽和度低於94%時,先掛上鼻管,不然不需要用到氧氣面罩。但新冠肺炎很不一樣,無論是WHO的成人COVID-19肺炎嚴重度分類,還是美國急診醫學會ACEP的分類,SpO2(血氧飽和度)小於94直接就是嚴重等級,「這樣的病人往往胸部X光已經很明顯變差,但病人看起來幾乎沒有不舒服」,卻可能迅速發展成嚴重的呼吸衰竭。

侯勝文呼籲,確診者無論是在家,或是加強版檢疫中心,都應該固定監測血氧飽和度,這比每天量體溫更重要。

侯勝文表示,他知道檢疫所同仁很辛苦,但除非檢疫所能夠給藥,否則血氧飽和度小於94就應該送醫,不然硬撐到90以下才送,「我覺得是剝奪了這些病人接受到藥物治療的機會」。如果覺得血氧90~94就送醫太過分,建議直接把現有的檢疫所賦予醫院地位或是派醫師到現場,「別忘了,連CDC自己寫的治療指引都建議94以下就可以開始給抗病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