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國際站談後疫時代外貿:臺灣中小企 別把訂單放同籃子

阿里巴巴國際亞太區總經理郭奕麟

地緣政治公衛危機接連而來,不確定性高的外部環境影響外貿企業運營,阿里巴巴國際站亞太區總經理郭奕麟23日表示,後疫情時代已有不少業者注意到要分散風險、讓訂單多元化,強調臺灣中小企業不能將客戶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B2B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23日舉辦臺灣跨境電商達人賽,多家中小企業上臺分享經營跨境電商的訣竅。郭奕麟指出,這是第六年舉行達人賽,期間商家們樂於分享成長心法特色,讓全球買家愈來愈注意臺灣產品,且臺灣企業履約保障高、售後服務好等優點,也讓買家不會一想到代工、產品就選擇大陸,而是會來臺尋寶

因疫情影響,2020年阿里國際站出現爆發性增長,郭奕麟表示,在展會封閉、國際買家無法來臺的情況下,大量買家從線下轉至線上,全平臺全年買家數大幅增長84%,實收交易額增長101%。

該情況也讓企業外貿出現新的方向,郭奕麟指出,雖然臺灣中小企業產品仍主要出口美國,但現在線上活動增加、有利臺灣商家接觸到更多元國家的客戶,而且鑑於疫情、國與國貿易戰因素,開始有很多業者認爲不能將訂單放在同個籃子中,會利用跨境電商通路設法讓客戶更多元。

參加達人賽的羽毛球用具廠商久奈斯指出,公司生產定位高階的產品原本瞄準韓國西歐市場,不過因爲疫情嚴重、這些國家紛紛關閉球館,導致訂單銳減,但這段時間,反而接到不少東南亞訂單。

寵物糧食廠商好侶指出,公司發展跨境電商原本鎖定太平洋羣島美西等地,不過透過B2B平臺,反而將業務拓展至巴林阿魯巴等此前沒想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