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辨識也能抓污染 桃園老街溪、茄苳溪排放黃泥水 元兇難逃

AI水色辨識系統偵測到水色異常,稽查員沿箱涵溯源查獲2家營造公司違法排放黃泥水。(桃園市環保局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環保局表示,中壢區老街溪洽溪橋旁雨水箱涵及桃園區茄苳溪永安橋河段爲檢舉熱點,爲此於6月下旬起建置攝影機監看河川。(桃園市環保局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AI水色辨識系統顯示中壢區老街溪洽溪橋有水色異常狀況。(桃園市環保局提供/陳夢茹桃園傳真)

爲加強河川保護,桃園市環保局近期運用機械人視覺偵測技術發展出「AI水色辨識系統」,藉由影像自動辨識將異常水色圖像傳訊到環污染監控中心,化被動爲主動增強稽查效能。日前查獲中壢區老街溪洽溪橋、桃園區茄苳溪永安橋河段疑有排放黃泥水情事,中心隨即派員前往現場稽查,確認有污染狀況,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30條規定告發,可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環保局表示,中壢區老街溪洽溪橋旁雨水箱涵及桃園區茄苳溪永安橋河段爲檢舉熱點,常接獲民衆陳情疑有工地黃泥水污染河川,過去1年內共稽查54次、告發近50萬元罰鍰,爲此於6月下旬在這2個地點建置AI水色辨識系統,以機器人視覺自動偵測所有影像,不再需要人力監看,系統具機動性更可依陳情熱點調整位置。

環保局盤點,洽溪橋旁雨水箱涵的集污區範圍內約有11家工廠及70件在建工程,而永安橋則有7家工廠及6件在建工程,爲此啓動2套AI水色辨識系統協助自動監控94個污染源的排水狀況。

環保局說明,日前AI水色辨識系統偵測到洽溪橋旁雨水箱涵與永安橋水色異常,系統發出警示通知後,立即派員前往稽查,稽查員沿箱涵溯源並查獲2家營造公司的住宅新建工程因操作不當,導致黃泥廢水外流至溝渠,分別依違反水污法第30條告發,將分別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環保局長陳世偉說,「AI水色辨識系統」是桃園環保局導入機械人視覺偵測運用於環境稽查工作的監控預警系統,由於桃園市境內營建工程開發林立,造成部分河段常有民衆陳情河川水色異常情形。經盤點興建中營建工地集中區域及事業集中區域,選擇水色異常熱區設置辨識系統監控,並辨識河川水體顏色是否異常,當AI水色辨識系統監測到異常情形時,將通報異常事件的時間、地點及影像畫面,可即刻派員稽查,達到即時有效稽查及強化自動監控的目的。

環保局另強調,桃園的環境稽查工作已陸續導入IoT物聯網及AI影像辨識系統,包含以IoT空品感測器監控15個工業區及其聚落、以水質IoT監控特定目標及以AI判煙系統監控22支工廠煙囪,藉由人、機合作模式快速派員稽查,縮短到場時間提升稽查效能。此外也呼籲民衆,如發現相關污染案件可多加利用免付費報案專線0800-066666及陳情專線03-3354943,共同打擊污染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