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聰慧的長期主義與中國極氪的世界野心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5月11日報道 美國時間2024年5月1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外側懸掛着一片以“中國紅”爲主色調的極氪IPO的banner。上午9時半,極氪汽車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爲“ZK”,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的陪伴下,敲響了極氪IPO的鐘聲。安聰慧致辭,稱“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刻”。

伴隨成功登陸紐交所,極氪迎來企業發展的全新里程碑,同時正式開啓了全球化的新徵程。招股書顯示,此次IPO募集資金約45%將用於研發更先進的純電動汽車技術與擴大產品組合;約45%將用於銷售、營銷以及擴大服務與充電網絡;約10%將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包括營運資金需求,以支持業務運營。

“我還要特別感謝有着200多年曆史的紐交所,能夠認可我們這家創立僅37個月的汽車科技公司” 安聰慧在致辭中提到。

37個月是極氪智能科技從品牌發佈至今的時間,也是安聰慧提及最多的一個數字,數字背後是極氪的速度。其實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上市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時刻,但對於極氪而言,選擇美股IPO,不僅讓極氪成爲又一家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的掛牌上市的中國新能源品牌,更彰顯了極氪全球化的戰略佈局和野心。

對於極氪而言,從2021年極氪品牌發佈到2024年成功敲鐘,用37個月,創造了新的“極氪速度”。

對於一個平地而起的新能源車企而言,這樣的速度是驚人的,但於極氪而言卻是一個“老傳統”---2021年,極氪從品牌發佈到新車交付,只用了192天,而同樣的事情特斯拉用了9年,國內新勢力小鵬和蔚來也用了4年;從王牌車型極氪001上市到交付量突破1萬臺,極氪只用了110天,並在上市的217天后交付量突破2萬,而彼時的新勢力單車銷冠理想ONE(參數丨圖片)從上市到萬臺突破用了195天,對於速度這一點來說,極氪的成績確實比“蔚小理”平均成績翻倍。

誠然,“閃電戰”的背後,一定是長期的準備。放眼吉利整體的新能源規劃及全球化戰略佈局,極氪背後的付出遠不止3年。

“37個月,極氪刷新了新能源汽車品牌從發佈到IPO的最快紀錄;在這背後,是我們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創業37年的積澱,和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賽道的開創性探索。”安聰慧提到。

說起吉利放眼世界的征途,其實從11年前就開始了。早在2013年,收購完沃爾沃的第三年,吉利的歐洲研發中心成立,即CEVT,總部設在瑞典的哥德堡,這是吉利真正擁有國際化視野,並進一步打造自己研發核心能力的重要一步,安聰慧就是CEVT的核心成員。

安聰慧加入的研發中心首次推出CMA平臺,並孵化領克,使得吉利開始擺脫低端車形象。

在CMA平臺之後,安聰慧便立刻帶領團隊開發浩瀚架構,這是面向純電智能車型的平臺架構,也是吉利當時爲了整個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做出的儲備。

(時任CEVT董事會成員)

時間到了2020年9月,經過數年的鑽研,吉利終於發佈了SEA浩瀚架構,這是與沃爾沃共用的純電平臺。這一平臺的首款車型是以領克品牌概念車Zero Concept向外推廣的。而在7個月之後,也就是2021年4月15日,這款概念車化身爲極氪001,極氪這一吉利旗下的全新純電高端品牌也在同一天對外官宣,一手伴隨SEA浩瀚平臺成長到極氪001發佈的安聰慧出任極氪智能科技CEO一職。

安聰慧說“極氪今天的成果不是去年努力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在十年前、八年前、六年前整個吉利控股對新能源產業整體的佈局、投入到現在形成的結果。”

一個品牌崛起的速度可能是一時能看到的,但新能源車的征戰需要的是長期主義。在當時的採訪裡安聰慧表示了對近年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思考:“ 汽車行業未來的競爭是靠體系化、綜合能力,而不是簡單靠某一方面、靠某個長板來決定整個水桶的容量。這一形成不是短期的,而是依靠你對戰略堅定的長期執行形成的結果,這是吉利控股的優勢” 。

安聰慧這位極氪操盤手的B面身份是馬拉松選手。2017年,吉利組織了一次名爲向上的馬拉松,安聰慧作爲領跑者之一,本來只計劃爬到20層,但他卻爬到了樓頂。這一活動也隱喻了吉利汽車彼時對品牌向上的渴望與決心。

安聰慧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爬到20層身體沒什麼感覺,我想再挑戰爬一爬”。這件事揭示了安聰慧的個性:充滿耐力和韌勁,激烈的競爭則會讓他的鬥志更加昂揚。

對於極氪,這位馬拉松選手也是如此堅持的。

自2021年上海車展極氪品牌及旗下首款車型極氪001亮相後,至今旗下共推出了極氪001、極氪007、極氪009、極氪X、極氪001 FR,極氪009光輝以及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上首秀的家庭大五座極氪MIX。每一款車型都準確打入了一個細分市場,併成爲該細分市場的標杆。2024年,極氪還將推出1款全新的中大型純電SUV。

尤其是今年初極氪推出的新款極氪001,上市後首月大定突破3萬臺,大有將獵裝市場從小衆做成大衆的趨勢。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銷售的獵裝車型中,60%是極氪001。

豐富的產品矩陣疊加穩健的交付力見證了極氪的加速成長。2024年4月,極氪以16028臺銷量,再次位列20萬以上中國純電品牌第一名,年度翻倍以上增長。截至2024年4月底,極氪累計交付車輛超24萬臺,今年1-4月,共交付近5萬臺,實現同比翻倍以上增長,持續穩居20萬以上中國高端純電品牌銷量冠軍。值得一提的是,極氪品牌4月的總量上首次達到特斯拉月度銷量50%以上,並在311個城市中,138個城市超越特斯拉(44%),22個城市平手(7%),151個城市落後於特斯拉(49%)。

這對於安聰慧今年設定的趕超特斯拉的目標而言,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然而,在極氪001不斷刷新極氪速度的背後,按照安聰慧的最初構想,極氪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間。

目前極氪在市場中的位置走得還比較紮實,最直接的原因可以說是極氪001這款車具有這個價格區間和所有競品相比足夠的差異化,另外吉利對極氪的賦能也是極氪走的紮實的重點因素之一,但是在現在的特定市場之下,差異化是更可直接奏效的特定條件。因此極氪001爲這個品牌奠定的差異化基礎,給這個品牌帶來了這個市場最需要的特質。然而,略微可惜的是,隨後的幾款產品,這種差異化並沒有得到特別的強化,如極氪X。

在北京車展期間我們對極氪的採訪中提到,極氪X一開始在市場上月銷量5000多臺,和極氪001比較起來的確不可同日而語,但因其全球車型的定位而言,極氪X的目標是放眼全球的。據悉,極氪X已經在歐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市場開啓銷售。

今年,價格戰仍愈演愈烈,車企的資本、體系力和盈利能力也成了決定在這個市場上去留的關鍵,所以在追求產品與質量的同時,極氪必須要建立一條從縱向一體化的自研供應鏈,這樣不僅滿足了整車智能化的框架內主導各個配件持續智能化適配和升級的需要,還能保證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不收供應商價格波動的影響。

爲此,安聰慧的決策是在供應鏈上也必須擁有能夠抗擊外界價格波動的自研產品“極氪認爲做一家智能電動汽車企業,未來想要形成競爭力,電池是核心、最基礎的要素,這也是極氪未來發展的護城河之一。”

在去年底,全棧自研的800V超快充磷酸鐵鋰電池金磚電池應運而生,從電芯到電池包全棧自研自造,在安全、體驗、成本三個層面樹立超快充時代新標杆。同時,極氪自建補能電站的速度也突飛猛進,在2024年,極氪計劃建立極氪極充站總數預計將達到1000站,高速路充電槍的覆蓋率將提升至95%以上;到2026年,極充樁總數預計將達到10000根。

在技術創新方面,極氪全球量產首發了包括四電機分佈式電驅、ZVC四輪扭矩矢量控制技術和衛星通信技術等在內的多項黑科技,還與Mobileye合作研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不僅如此,在用戶共創和渠道方面,據極氪官方信息,到目前,極氪線上用戶社羣多達300多個,在線下,極氪已在全球範圍建立380家直營門店,此外還有商超店和首創的品牌與店端合作模式極氪家。此外,擴大市場也將是今年極氪的重點,隨着現在20來萬左右產品的增加,國內市場中,極氪開始加速了三四線市場的佈局,今年會新增接近70個左右的空白市場。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產品、渠道以及技術自研的投資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如今的IPO,則正是極氪和安聰慧需要的“東風”。

極氪的上市計劃雖然啓動得較早,但十分坎坷。

早在2022年10月,吉利汽車便披露公告建議分拆極氪準備上市,最初上市地點選在香港。但在當年12月,極氪又更改了上市地點,選擇在美國獨立上市,其考慮因素之一是因爲極氪的全球化策略。

2023年8月25日,極氪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2023年11月9日,極氪即向美國證監會提交註冊聲明。

隨後,市場曾傳出消息,極氪再次暫停了在美國的IPO進程。當時有市場人士猜測,原因在於估值預期不匹配,彼時市場情緒仍然較低,極氪也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

在IPO之前,極氪IPO募資規模一度鎖定在至多3.562億美元。但可喜的是,資本市場對於極氪公司的發展預期,反饋十分正向。

5月10日,因獲超額認購,極氪擴大了IPO規模,以每股21美元的價格累計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對應10份普通股),位於先前公佈的18至21美元每股頂端,募資約4.41億美元,若承銷商行使其超額配售權,則發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2415萬股ADS,募資約5.07億美元。

並且,在上市後的首個交易日收盤之時,極氪收盤股價報28.2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4.57%,盤中漲幅一度突破40%,市值最高峰時一度達到7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7.29億元)。由此可見,投資人認購熱情超出預期。

這讓安聰慧也很驚喜,“從這個投資人的結構和質量來看,也超出我們預期,非常好。全球的,無論是長線的還是對衝的基金,都是非常高質量的。”他在隨後說。

雖然極氪沒有選擇在估值最高的時候上市,但如今IPO這個節點,對於吉利汽車和極氪的投資者來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董事長從一開始就對我們講,進入汽車這個行業必須要全球化。極氪作爲一個全球品牌,就要面對全球市場、全球的用戶,這個戰略性安排在品牌創建之處早已經決定。我們是堅持長期主義,不是光看現在這個IPO的估值,我們希望通過戰略性實施IPO,進一步能夠提升極氪全球規範治理,能夠有更加透明的管理,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全球市場,遵守全球各地的法規和標準,通過自身產品和技術的能力來贏得用戶” 安聰慧表示。

2021年至2023年,極氪累計研發投入近170億元人民幣,極氪在兩輪融資中獲得的資金總額是12.5億美元(89.75億元人民幣)。

新能源汽車是全鏈路、全體驗和全生命週期的競爭,因此,高昂的研發投入勢必是一場資本的消耗戰。“現在新能源汽車交付是一個新的里程開始,你必須在交付後對車輛不斷迭代、升級”安聰慧如是說。

在此節點上極氪的IPO可以說是必要措施,安聰慧此前曾表示“對團隊和我今年的要求是,今年不容我們有任何的犯錯,一旦犯錯就會全盤皆輸” 想要將規模擴大,打贏國內新能源內卷之戰,在價格戰與科技戰中立於不敗,並大規模進軍海外市場,保持資金充足和消費者信心,利用資本市場撬動投資是一條必經之路。

從成本和銷量維度,傳統車企研發一款車型,銷售週期5年,而新勢力產品週期多是兩三年,少則不到一年。極氪產品中的極氪X和極氪009受競品影響,加上研發的大力投入,更加需要資本支持。

不過好在極氪憑藉銷量和產量的擴大,單車毛利率從2021年的1.8%,到2022年全年4.7%,2023年全年更是達到了15%,可以說這是除特斯拉以外毛利表現最好的。

雖說新很多勢力一開始都是不賺錢的,但儘快開始達成盈利都是大家的共同夙願。誰早持平,誰就在市場中握住了“生存的金鑰匙”。

關於極氪什麼時候才能利潤轉正,安聰慧指出,如同特斯拉是100萬臺的時候,纔開始盈利賺錢。而如今極氪的毛利已經達到15%,在SEA浩瀚架構下的4個品牌,極氪、沃爾沃、極星、極越屬於同一條生產線,能夠製造共線生產,產生協同效應,成本共攤,從而形成形成規模效。

今年安聰慧對極氪的銷量目標是23萬輛,對於提高產品銷量,安聰慧表示“我們一樣對今年23萬的銷量充滿信心,信心來自於幾個方面:第一,我們開發的每款產品都成爲了細分市場的標杆;第二,極氪今年開始面向全球市場,對全年市場的銷量有很好的幫助。”

如果這個目標成功,極氪也有望成爲除特斯拉外最早最快盈利的電動車企。

在5月10日極氪紐交所上市儀式上,安聰慧在致辭中表示“新能源浪潮,是全球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變局。不同於傳統車企和新勢力,極氪將吉利控股集團的造車底蘊與全球資源,賦能於全新的獨立品牌,這就是極氪爲全球新能源轉型開闢的第三賽道,也是極氪在全球資本市場所凸顯的長期價值。”

“基於徹底顛覆電動汽車形態的浩瀚-M架構,我們與Waymo合作定製的車型即將進入美國出行市場,它的家用產品也即將在中國等市場進行投放。” 安聰慧分享道。在極氪官方公佈的出海策略中,2024年極氪不僅將進入歐洲8國豪華市場,還將進入東南亞、中東、南美、澳洲等50個國家地區市場,全球化戰略全面提速。截至4月底,極氪已在全球建成近380家門店。

雖說極氪紐交所IPO對極氪和吉利集團都是十分重要的歷史時刻,但全球化與資本市場的競爭纔剛剛開始。值得關注的是,截止昨日上市收盤,極氪市值爲68.98億美元。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新能源車企上市的後資本市場可能遇到的挑戰主要與近兩年激烈競爭的新能源市場,導致投資者對新能源車企的評價更保守相關,就連特斯拉在2024年以來的股價也下跌了近三成。

即便面臨更大的“風暴”,極氪和吉利的全球化步伐也已經邁出。安聰慧曾表示,吉利目標是成爲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大衆集團,一直以來都在積極佈局規劃多品牌戰略,集團中不同品牌對應不同細分市場,都有較爲清晰的定位。

在IPO結束後的媒體溝通中安聰慧和我們聊到,今後他的主要精力仍在極氪,接下來也會重點加大控股的協同。

放眼全球,成爲新能源時代的大衆集團是吉利的目標,而極氪作爲吉利的新能源品牌頭號前鋒,IPO只是一個鼓舞人心的開端。作爲一位從燃油車時代打拼過來的領軍人物,在極氪速度一次又一次刷新的同時,安聰慧堅持的更是長期主義,依託吉利控股37年發展的長期積累和全球優勢資源,才得以極氪快速構建了完整的純電智能科技生態體系,開拓純電發展第三賽道的“極氪模式”。在如今,安聰慧經歷了帶領極氪走在這一歷史時刻,擺在他面前的挑戰不僅在於產品和營銷,全球化與資本市場的競技或許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