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潛艦國造「血淚經驗談」 12艘潛艦最終成本4.7兆

澳洲也在進行潛艦國造,盼取代現役柯林斯級(Classe Collins)潛艦。(圖/翻攝自Royal Australian Navy)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艦國造總統英文上任之後力推的重點國防政策,同樣也在力拚潛艦國造的澳洲,提供了一項值得臺灣借鏡經驗談,澳洲的國防部官員指出,澳洲新建的攻擊潛艦艦隊最終成本花費2250億澳元(摺合新臺幣4.7兆),其中有光是未來的維護成本就要佔了1450億澳元。

根據澳洲《雪梨晨驅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海軍潛艦建造計劃負責人薩穆特少將(Greg Sammut)在2019年11月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建造12艘法國設計潛艦的成本,已經從3年前的500澳元(摺合新臺幣1兆),攀升到現在的至少800億澳元(摺合新臺幣1.7兆),如果再計算至2080年以前維持和升級潛艦的費用,按照通貨膨脹調整將會達到1450億澳元(摺合新臺幣3兆)。

澳洲工黨還抓住一項數據,指稱建造的時間表延後1年,是否爲預算超支的原因。對此薩穆特解釋,之前引用的2022~2023年的時間表,主要適用於人員申請與訓練廠房工具建造,與潛艦殼體耐壓測試

澳洲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國防部堅持使用常態成本,也就是不考慮通貨膨脹來計算,將估算值與實際成本比較,是比較好的方法,會上概算數字,並不代表潛艦建造成本發生了變化

▲新一代澳洲梭魚潛艇概念圖。(圖/翻攝自Royal Australian Navy)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高級分析師赫勒(Marcus Hellyer)指出,之前曾估計潛艦建造費用爲790億澳元,未來的潛艦計劃達到這個總價並不令人驚訝。

赫勒強調,潛艦是我國目前維護成本最昂貴的武器,每年要花費6億(摺合新臺幣12.5億)的預算,「但是最後一艘潛艦的交付期是2054年,預計服役到2080年,如果考慮到這一點,1450億的維護成本就不足爲奇了」。

美麗最大的秘密,就是買進來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