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不會放任中國崛起 陸學者:經濟數據露端倪

中美角力預期不會因爲白宮易主就和緩。(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拜登(Joe Biden)明年入主白宮,會讓川普(Donald Trump)2年來對中國大陸強硬政策緩和嗎?美國問題專家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舉出GDP(國內生產總值)數字對比變化,認爲中美差距已經與拜登當副總統時代不同,美國自立國以來就自詡是「山巔之城」,不可能放任中國崛起

山巔之城(City upon a hill)典故來自馬太福音第5章、耶穌登山寶訓,「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山上是不能隱藏的」,比喻基督徒應該以美德成爲世界典範,也是美國例外論最知名的論述之一,而且不分政黨都愛用,已故前總統民主黨籍甘迺迪(John Kennedy)、共和黨籍雷根(Ronald Reagan)都曾在公開演說提及。

沈丁立指出,21世紀初中國GDP是1兆多美元,美國約10兆美元,但2019年變成中國14.4兆美元、美國21.4兆美元,美國經濟總量由中國的接近10倍降至不到2倍,去年中國GDP已從最初相當於美國10%追到67%,今年甚至有機會追到75%。拜登剛接任歐巴馬(Barack Obama)副手時中國GDP是4兆多美元,12年過去中國的數字成長3倍有餘,在國際的影響力能力還不只成長3倍。

他說:「美國絕不容許任何國家超越它這個山巔國,這是美國建國前就有的自我定位。中國要在策略上增加與美合作機會同時,還是要準備應對一個焦躁、不知道怎麼對付中國、迷失的美國。拜登知道用副總統時的方法對付中國行不通,也看到川普做法損害美國利益,所以美國的新政府會考慮怎麼換方式來做到川普做不到的,但這2個美國人要做的,就是不能讓中國崛起。」

沈丁立表示,拜登與其用打壓中國方式維持美國地位,會更傾向制約中國、同時做大美國。不過他認爲中美關係確實存在轉機雙方在減碳應對氣候變遷、聯手與WHO(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向全球發配疫苗都可能優先合作,在朝鮮半島伊朗核武能源安全領域也有機會協力,「我們不至於像川普任期後半,一組對話都沒有。」

他認爲,可能到明年4月份美國有足夠疫苗接種人數能擺脫疫情,相較於今年負成長5%或6%,明年美國經濟可能大規模反彈,甚至上看成長7%到10%,但中國經濟還是會比美國更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