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報告全方位批陸 張競:川普競選策略

白宮報告全方位批中國大陸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川普競選策略。(中時電子報截圖)

白宮20日發表一份新的對陸戰略報告,全方位抨擊大陸掠奪性經濟政策、軍事擴張與惡意活動等,指其對美國經濟利益、安全及價值造成威脅,並直言當「靜默外交」徒勞無功時,美方會加強對大陸公開施壓。國內著名戰略學者張競分析,在言語上砲火猛攻大陸,是目前川普採取的競選策略,如果發現一旦無效,未來或許可能會對大陸轉變態度。

這份16頁的報告名爲「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作法」(United States Strategic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內容表示,川普政府對大陸戰略做了徹底重新評估,現今在「有原則的現實主義」(Principled Realism)指導下,美國坦承美陸雙方處於「戰略競爭」,並將據此迴應對方的直接挑戰。

針對中國大陸與美國對立情勢日益嚴重,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日前接受俄羅斯衛星網訪問時,特別強調必須審慎區分北京華盛頓兩方間各項矛盾的本質

張競列出數項屬於顯現美國大選年其國內政治消費所需議題,更提到雙方在遠程全球霸權地位角力上,必須爭取與掌握的爭鬥重點,特別是在於科技規範定義權,國際組織內的話語權以及國際貨幣流通上的使用地位。

張競認爲,目前川普政府全力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推諉甩鍋至北京身上,不過是在總統大選權宜策略,對於國際社會其他國家來說,各國都另有符合其國家利益的估算公式,倒也不見得會隨着川普政府論調起舞。

針對在美國選後,北京與華盛頓雙方關係是否有可能恢復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張競反駁,其實雙方關係並非因爲美國受到疫情感染而急轉直下,而是當川普感覺到疫情有可能影響其選情後,依據其本身政治偏好,再加上大選期間選戰政治消費需求,纔將矛頭對準北京。

張競提醒,最初川普試圖將責任怪罪民主黨國會,後來再賴到世界衛生組織頭上,但是受到對方嚴重反彈,同時也無法挽救選情,所以纔將矛頭轉而指向中國大陸,那時才與北京展開甩鍋大戰。因此整個雙方關係發展趨勢不是受到疫情主導,而是依據川普所感受到選情狀況而變化

張競認爲,就目前來說,川普掌握資訊發送與媒體曝光的絕對優勢,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明顯態勢不利、不斷捱打,但是當各州疫情趨緩,逐漸取消封鎖限制,恢復生活常態後,選情就會有所變化;而選戰尚有六個月,到時候鹿死誰手都還難講,整個態勢也有可能翻轉。

張競分析,若是未來川普對中國大陸突然態度反轉,就必然是因爲川普發現抹黑中國大陸無益於其選舉票房所致。川普將會不擇手段去爭取選票,商人處理問題之道德標準總是會讓人跌破眼鏡

針對川普聲稱對應中國大陸不必再做表面文章或是粉飾太平張競笑稱,北京高層對於川普本人在推特發言鮮少迴應,根本上就是懶得與他浪費脣舌,因此川普或許應當自我反省,爲何他國領袖不願迴應其在推特發言內容,是否也是因爲與他往來毫無價值可言。

張競指出,不論是明年抑或是再加四年,川普繼任人選都必須去收拾川普退出各項國際體制後所遺留爛攤子。對比中國大陸全心投入全球化,而川普只想維持美國本身之優勢地位,未來世局地位高低,來自他國之支持與贊同將會成爲決定性因素,並會因此獲得在國際社會制定規範之強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