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12篇珍貴手稿 捐贈國圖

作家白先勇(右)12日捐贈12件手稿國家圖書館,並接受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左)贈送紀念品。(中央社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德文本。(國圖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知名作家白先勇昨捐贈12篇手稿給國家圖書館,包括《孽子》的日文版序言、《牡丹亭》在歐洲巡演的紀錄等,相當珍貴。國圖表示,會將白先勇這些手稿進行數位化後放入「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供民衆上網閱覽。

白先勇現年82歲,是臺灣知名的文學家,他的代表作包括《孽子》、《臺北人》及《一把青》等。他也投入非常大的心力傳承崑曲,曾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全球公演

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

國圖昨邀白先勇進行一場名爲「妻妾之間」的專題演講,分析《紅樓夢》中賈璉、王熙鳳、尤二姐等多名角色性格心態關係,吸引不少民衆前往聽講。

白先勇表示,《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是中國文學最偉大小說,將18世紀乾隆時期貴族之家的方方面面,像工筆畫一筆一字的寫出來,寫實工作相當了得。

演講前,白先勇將一批手稿捐給國圖,共計12篇,其中包括3篇有關臺灣文學現代主義的論述,有《牡丹亭》在歐洲巡演的記憶,也有關於文化教育的感想。

白先勇捐贈的手稿中,還有一篇給日本讀者《孽子》的日文版序言,談到現代都會東京白天熙來攘往、節奏緊張,到了夜晚,替代的卻是一片恆常的孤寂,彷彿也是《孽子》的寫照。

還有一篇作者懷念二哥的〈一曲難忘〉,透過一名在夜總會唱歌手的旁襯,淡淡托出二哥逝去的身影。另有一篇紐約酒吧故事〈Tea for two〉的原稿,非常珍貴,因爲國家圖書館已藏有一份手寫二稿,兩相比對,修改頗大,或可延伸出一些研究

再有一篇是對知名導演胡金銓的回憶,胡一心想拍一部描寫美國華工的血淚史,爲籌經費,多年四處奔走,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有企業願伸援手,但大導演卻一病不起,令人嘆息。白先勇運筆自然,平鋪直敘,感人深刻。

國圖開放全球讀者欣賞

國圖館長曾淑賢表示,白先勇手稿入藏後將全文數位上網,並透過「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向全球開放,提供讀者閱覽、欣賞及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