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百腎顧腰子 慈濟示範做運動

花蓮慈濟醫院腎臟病照護團隊舉辦「百戰百腎顧腰子」健康講座,並分享運動復健對腎友的好處。(慈濟醫院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中國時報與花蓮慈濟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昨在醫院舉辦健康講座「百戰百腎顧腰子」,由內科部主任徐邦治及副主任王智賢,分享預防及治療腎臟病的「顧腰子」生活妙方物理治療師黃意雯楊子儀則爲民衆示範,在家如何利用簡單的道具做運動,以增強肌力,強化肢體血液循環

王智賢表示,腎臟是負責排毒的器官,透過運動流汗,可以加速排除尿毒素,長期規律的運動更能維持血壓的穩定。臺灣目前洗腎人數約9萬多人,有近12%國人患有慢性腎衰竭,不論洗腎病人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病人數仍有8至9千人。

王智賢指出,腎病患者下肢循環通常不是很好,血液容易堆積在雙腳造成腫脹,若是有持續的運動習慣,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迴流。

物理治療師黃意雯、楊子儀,也向現場民衆分享在家利用椅子彈力帶等道具,訓練上、下肢的肌力和肌耐力方法,強調守護腎臟健康並不難,只要日常生活養成均衡飲食的好習慣,再加上運動,就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罹患慢性腎臟疾病風險,只要每天固定花一些時間,坐着也能做,即便是躺着也有適合的訓練方式

民衆發問關於蛋白尿和腎臟水泡問題,王智賢特別提醒,每個人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同,建議大家若發現腎臟出現異常症狀,一定要到合格醫療院所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團隊現場也邀請民衆加入臉書「花蓮慈濟顧腰子」社團,關注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