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膝關節 女性比男性更易退化

青海省藏醫院醫生爲患者治療關節炎。(新華社資料照片)

現在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正在老年人中飆升,爲什麼壽命長達70年的膝蓋,有人在30、40歲就會出現問題,而有人可以一直安然無恙呢?膝蓋保養,有哪些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骨性關節炎在女性患病率中佔第4位,在男性患病率中佔第8位。在整個生命歷程中,女性的膝關節比男性要多兩次退變的機會,因此對女性來說,更需注意保養膝蓋。

深蹲爬山損傷膝蓋

女性生育期時膝關節會變鬆弛,產後一段時間會出現膝關節沒力、怕冷、痠痛等症狀。在更年期也會出現一輪嚴重的骨質流失。而男性只是30歲時會出現短時間的退變,其次是到60歲後,出現全身機能衰退的一個階段,膝關節明顯退變。

運動會損傷膝蓋嗎?要看不同年齡階段。損傷膝關節的運動包括深蹲、爬山、強迫體位(如長時間蹲、跪等)。膝關節只有在屈伸運動時,循環纔是良好的。

更年期不宜過量運動,因這時整個骨量處於快速流失期。到60、70歲,只建議曬太陽、用柺杖,走平路,減少摔倒骨折的機率。

其實,是否需要補鈣要看人體是否缺鈣。年輕人不需特別補鈣,通常曬太陽、正常飲食即可。

強行補鈣不僅浪費,對體內循環也會造成影響。50歲後,胃腸功能、人體轉化功能下降等因素,導致鈣攝入下降,才建議補鈣。通常缺鈣會覺得肌肉痠痛、抽筋、沒力,這時可到醫院做血鈣水平檢測,就可知道是否缺鈣。

保養膝蓋牢記口訣

養護膝關節最重要是注意保暖。年輕人喜歡穿短褲,膝關節受寒機會較高,代謝差老化也會較快。若膝關節受寒,可透過慢跑出汗,排出溼氣。或用中醫溫熱療法,如用粗鹽炒一炒,用粗布包起來放在膝關節敷一下,一次20分鐘,去除寒氣。中藥吳茱萸、白芥子等也可用於膝蓋驅寒。

專家指出,日常保養膝蓋牢記「一揉二按三拍打,一勾二擡三站立」口訣。如揉膝關節內側的痛點,按足三裡、陽陵泉、血海、陰陵泉等穴位,拍打兩邊膝蓋,可以幫助膝蓋氣血運行溫經通絡。

直擡腿很重要,練習方法是:臥在牀上雙腿伸直,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擡起15度,保持5至10分鐘,堅持3分鐘,休息2分鐘後再重複。每天做10至20次即可。鍛鍊閉目單腳站立10分鐘以上,可加強腿的感知和操控能力,增加膝關節各個肌肉協調性,防止扭傷及不當動作,是恢復本體感覺很好的辦法。(作者曹學偉爲廣東省中醫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