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正月十五油笐火」 鄉長莊明增帶隊遊秀巒山

北埔正月十五油笐火」,鄉長莊明增(左)引火給地方仕紳。(羅浚濱攝)

北埔「正月十五油笐火」,鄉長莊明增帶隊穿街過巷。(羅浚濱攝)

北埔「正月十五油笐火」,鄉長莊明增帶隊夜遊秀巒山,綿延不斷的油笐火形成火龍。(羅浚濱攝)

北埔「正月十五油笐火」,鄉長莊明增帶隊夜遊秀巒山。(羅浚濱攝)

北埔鄉特色元宵活動「正月十五油笐火」,受到疫情影響縮小活動規模分3天進行,元宵當晚在慈天宮舉行引火儀式,在鄉長莊明增引火傳送給上百名當地民衆後,穿街過巷遊秀巒山,綿延不斷的油笐火形成火龍,象徵接回北埔的龍脈

莊明增說,在1895年的乙未戰爭,到日據時任發生的北埔事件 相傳日本政府爲削弱北埔的抗日勢力,在慈天宮後方開闢一條道路,斬斷北埔的龍脈。

臺灣光復以後,在地理師的指引下,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號召北埔鄉親人手一支用竹子做成的油笐火,走上秀巒山形成火龍接回北埔龍脈,這項習俗流傳下來,成爲北埔人的共同記憶

莊明增說,去年的正月十五油笐火,有超過3千人蔘加將北埔老街擠爆,今年考量疫情縮小油笐火活動規模,將原本慈天宮前千人羣聚舉油笐火,改至山林間舉辦農村輕旅體驗草坪音樂會,讓這把火以不同形式繼續傳承下去,但在慈天?的引火儀式,還是要延續不能斷。

莊明增從廟方人員接火後,再引火給村長們,在廣場前上百位民衆都點燃手上的油笐火後,由莊明增帶領穿過街巷遊秀巒山,爲今年「上午飽覽鄉村風光明媚,晚間擎火夜行點亮小鎮村落」的活動拉開序幕

27日和28日分別在三個村落設計豐富輕旅行行程大湖村能體驗傳統竹篩搖元宵,南外蝶村能走訪天空之城並手做窯烤PIZZA,金牌農村南埔則有擎火遶山賞鼓樂

這2天下午在鄧南影像紀念館有米食市集,能品嚐社區媽媽的好手藝,體驗客家米食DIY,草坪音樂會則邀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曾仲瑋、愛微瘋爵士樂團林子小提琴龍宣?等人帶來精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