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園會倒數百日! 中國館採「如意」造型全園啓用5G

中國館空拍畫面。(圖/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19日進入百日倒計時。備受矚目的中國館目前已經完工,「如意」造型的它以節能環保爲設計理念,並融入科技元素,大部分展館位於梯田之下,底層展廳釆用覆土被動技術,以減少能源損耗。此外,本屆世園會將充分展示5G通信技術,在遠程醫療無人駕駛等多行業進行應用示範。

據《中新社》報導,北京世園會的核心建築由「四館一心」組成,即中國館、國際館、生活體驗館、植物館和演藝中心。目前,四個場館均已進入展陳佈置階段,布展團隊也已進入前期準備。此外,每個館的名稱都與其外形設計和功能用途相對應,其中,中國館呈半圓弧形,外形像傳統吉祥物「如意」,因此取名爲「錦繡如意」。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師黎靚表示,目前,中國館主體建築已經完工,將於3月驗收,屆時會成爲首個整體亮相的場館。

▼工人們在爲中國館做最後的佈置。(圖/中新社)

中國館總建築面積2.3萬平分公尺,分爲地上兩層和地下一層,以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大部分展館置於梯田之下,利用梯田大型覆土建築結搆的保溼隔熱性能,降低建築物釆暖降溫能耗

中國館是一座融入科技元素的綠色建築,屋頂設置雨水收集系統,場地採用透水鋪裝,地下設雨水調蓄池,經回收處理後的雨水可用於梯田灌溉,形成生態微循環。此外,底層展廳釆用覆土被動房技術,利用地道風,降低冷氣使用能耗。該館的鋼結搆屋蓋安裝有1024塊光伏玻璃,光伏可以發電提供整個場館使用。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院院長景泉表示,「中國館是一個『有生命、會呼吸』的建築,充分體現了因時就勢、因地制宜的中國傳統建築理念和中國智慧。」

▼中國館空拍照片。(圖/新華社)

此次北京世園會將在4月29日至10月7日舉行,是繼1999年昆明世園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大陸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此次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爲主題,園區面積約503公頃(約5.03平方公里),計劃建設41個室外展園,預計全部展園建設將於3月底完成。其中,國際展園中,有36個國家展園已經進行建設,還有5個正在做前期準備。

據世園會組委會聯絡小組辦公室主任馮耀詳介紹,目前,已有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書面確認參展,120餘個非官方參展者確認參展,是歷屆世園會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最多的一屆,也是歷屆世園會園藝概念最廣泛的一屆。

▼國際館。(圖/新華社)

在園藝展覽展示方面,首次將園藝展示拓展到花、果、蔬、草本大園藝範疇,園區內將建百果園、百蔬園百草園等各具特色的展園,遊客在此不僅可以感受到異國風情,更會體驗到來自中國最北端、最南端各種不同的園藝植物帶來的藝術感受。

此外,世園會將以物聯網和5G爲「神經」,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爲「大腦」,將傳統園林的藝術展示舞臺,變成人、科技、自然與文化有機結合的和諧環境。世園會將充分展示新一代5G通信技術,並在遠程醫療、無人駕駛、無人物流和無人機等多行業進行應用示範。屆時,遊客能在園區體驗到機器人講解員、機器人咖啡師和機器人保提供的優質服務

蝴蝶造型的演藝中心。(圖/新華社)

▼植物館內種植了多樣稀有植物。(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