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鳥踢出巢穴? 3只領角鴞寶寶訓練後將野放

苗栗縣府農業收容照顧的3只領角鴞幼雛長大了,模樣相當可愛。(圖/苗栗縣府農業處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苗栗縣府農業處收容照顧的3只領角鴞幼雛長大了!牠們是今年3、4月間在不同地點落巢無法放回的幼鳥,由於到了開始學習自立生活階段,因此將牠們送到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野生動物急救站進行野放訓練,不久後將回到苗栗野放,展翅飛翔重返大自然。

苗栗縣府農業處指出,在面臨環境不佳的情況下,親鳥無法養活那麼多幼鳥時,或是認爲某隻幼鳥有健康問題,會將較弱的幼鳥踢出巢,這看來是很殘酷的行爲,卻是野生動物要保存最強的基因延續的法則

對此農業處呼籲民衆,當發現的落巢幼鳥是屬於健康正常的個體時,建議試着將牠放回巢;若無法放回,但周邊環境是很安全的,親鳥仍會來照顧並帶牠回去;如果遇到受傷虛弱的幼鳥,纔有必要人爲介入處理。

據瞭解,領角鴞爲中小型貓頭鷹眼睛橙紅色體長約19-25公分翼長約17公分,尾長約9公分,通體灰褐色,密佈淡褐斑紋,有一對豎立如耳朵角羽。領角鴞爲夜行猛禽,白天停棲於樹葉繁密的樹叢內休息,入夜後纔出來活動。其主要棲息在1,200公尺以下低海拔闊葉林中,是臺灣海拔分佈最低,且生活環境最接近人類的鴟鴞科鳥類

資料顯示,領角鴞相當能適應人類改變過的環境,在果園檳榔園都有繁殖記錄,甚至於在市區樹木較多的公園校園都偶有出現記錄,是臺灣唯一能在都市內見到的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