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5年花1.09億養陸橋 3座零使用率

▲圖爲北市昆陽街-忠孝東路陸橋,幾乎看不到有人行走。(圖/ETtoday新聞雲)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89座人行陸橋(天橋)中,其中3座使用率爲竟然是0%,對於近5年來新工處僅拆除2座,議員王欣儀即批評,自96年始至今,北市光是花在人行陸橋的維護費用高達1點09億,完全是浪費人民納稅錢

王欣儀日前質詢指出,據近5年使用率統計表所示,96年調查的50座人行陸橋中,有27座使用率低於5成;97年調查的14座人行陸橋,有7座使用率低於5成;98年調查的20座人行陸橋,有15座使用率低於5成;100年調查的7座人行陸橋,有4座使用率低於5成。使用率低於5成的30座陸橋中,「昆陽街-忠孝東路」、「萬大路-富民街」、「康定路-成都路」3處的人行陸橋使用率均爲0%。她說,北市許多設置人行陸橋的位置,通常也同時設置人行斑馬線地下道,導致人行陸橋的使用率極低,甚至有些陸橋,民衆根本不會去使用它。王欣儀認爲,人行陸橋既爲交通安全輔助設施,其存廢應由交通主政單位站在第一線來做出精準專業評估,但依現行規定,陸橋的存廢評估卻由新工處主政,而交通局對於陸橋的存廢與否完全是採取被動立場。此外,因新工處非交通專業單位,故拆除陸橋建議案還必須藉由民衆、里長或議員提案後才能開始啓動整個作業機制,倘若無人提出拆除建議案,蚊子陸橋就永遠在那裡,完全是一個施政矛盾。

新工處近5年來,僅在99年1月及100年4月拆除景美女中前及羅斯福路六段、三福街口二座陸橋,但絕大多數的陸橋都是空蕩蕩的,很少有人利用。此外,北市府也已不再增蓋新陸橋,最近蓋的一座是99年爲連結花博園區,在中山北路三段、酒泉街興建陸橋,兩側還設有電梯,造價高達7千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