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家犬十大死因 心血管疾病最大殺手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臺灣人口高齡化,家犬也有老齡化(老年化)的趨勢臺北市動保處29日首度公佈臺北市家犬十大死因調查結果顯示頭號殺手是心血管疾病比率高達20.8%,也就是大約每5只家犬死亡,即死於心血管疾病。

臺北市動保處委託臺灣大學獸醫學院研究團隊所做的調查,到12月15日止,藉由建置網路和與開業動物醫院合作,共計82家動物醫院加入計劃,上網登錄508個家犬死亡病例申報病例的死亡年齡最多是在12到16歲(佔約30%),最長壽的死亡犬隻是25歲。

前十大死亡原因依序是:1.心血管病,20.8%。2.腎衰竭,12.2%。3.癌症,11.3%。4.消化系病,8.6%。5.神經系病,8.2%。6.肝臟病,5.7%。7.創傷,5.5%。8.傳染病,5%。9.呼吸系病,3.2%。10.多重器官,2.9%。

前3名都是慢性疾病,傳染病只佔5%,動保處指出,這顯示臺北市動物醫療有相當高的水準。臺北市民飼養的寵物密度高居全臺之冠,家犬逾16萬隻,家貓8萬多隻,動保處長嚴一峰建議,犬隻最好在7歲時進行例行健檢,並接受家庭動物醫師專業建議,早期預防早期治療。

至於死亡犬種中,混種犬佔26%,未登記犬種7%,純種犬最多的依序是馬爾濟斯犬、迷你貴賓犬西施犬博美犬、約克夏犬、吉娃娃犬,都是小型或迷你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