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7年22處公辦都更 首波大同、南機場 

林欽榮主導臺北市公辦都更計劃,拆50年老房屋再建新房。(圖/臺北政府提供)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衝五萬戶只租不賣社會住宅,讓年輕人得以在北市落腳,同時也持續推動公辦都更,已選定大同區萬華區等22處社區,以「1357計劃」爲宗旨,一年內完成都市計劃變更、動工中繼宅,三年都更地居民進駐中繼宅,五年都更基地改建,七年居民搬回新家,中繼宅轉型爲社會住宅出租。

主導此計劃的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提出的「1357計劃」完成後,中繼宅的居民搬回公辦都更住宅,中繼宅將轉爲只租不賣社會住宅,市場將再釋出上千戶社會住宅,距離臺北市長柯文哲提出的五萬戶計劃又更進一步。

▼北市都更計劃與社會住宅連動,七年後都更計劃完成,中繼宅轉作社會住宅。(圖/記者林信男攝)

第一波要進行公辦都更的是大同區斯文裡、蘭州整宅,以及萬華區南機場1、2、3期整宅,三處地點共計有3428戶,屋齡介於40年到52年,其中以南機場的52年最久遠,社區都已相當老舊且每戶的平戶也不大,只有約5-12坪,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未來會公佈北市12行政區的中繼宅地點,讓參與公辦都更居民優先入住。

市府優先啓動1000戶以上的中繼宅,地點選定學生人數只剩200人的忠義國小,提供500-700戶中繼宅,已並校的明倫國小規畫500戶,萬華區原中興國校地納入計劃,林欽榮指出,明倫國小校地的優勢是緊鄰捷運圓山站,未來改做中繼宅仍會保留學校的「記憶」,校史館操場圖書館設計地下室青創中心、托育中心也會進駐,預計投入18億興建中繼宅。

▼柯文哲力拼五萬戶社會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