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放10年成晚期肝癌 呼吸調控放療10公分腫瘤不見了

肝癌末期患者,彰化醫院腫瘤中心安排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吳敏菁攝)

彰化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宋時雨呼籲B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每半年追蹤一次。(吳敏菁攝)

53歲的詹姓男子輕忽B肝,10多年未追蹤竟已是晚期肝癌,腫瘤10公分。(彰化醫院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53歲的詹姓男子輕忽B肝,10多年未追蹤竟已是晚期肝癌,腫瘤10公分,經治療後,腫瘤幾乎都消失了。(彰化醫院提供/吳敏菁彰化傳真)

53歲的詹姓男子輕忽B肝,10多年未追蹤竟已是晚期肝癌,腫瘤並已侵犯肝門靜脈,不適合換肝,他心如死灰,絕望之餘接受衛福部彰化醫院腫瘤中心安排的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的方式,加上口服標靶藥物,1個月後,10公分的肝門靜脈的腫瘤幾乎都消失了。

彰化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宋時雨表示,詹男是B肝患者,因爲沒症狀就沒有追蹤,直至今年中覺得肚子脹脹、悶悶的,查發現其右肝部位出現10公分大的腫瘤,並已經擴散到肝門靜脈,診斷爲3B期。

患者的哥哥多年前也罹肝癌,經過肝臟移植後,目前過得很好,這讓患者認爲換肝就能處理他的肝癌,但他到了多家醫學中心,醫師都認爲即使換肝,肝門靜脈的癌細胞還是會擴散過來,換肝並不可行,但他又執著於換肝,在各大醫院間穿梭,無法進入換肝評估,到後來幾乎絕望了。

宋時雨勸他不要放棄希望,建議先處理肝門靜脈的腫瘤,透過精準定位的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及口服標靶藥物,先將癌細胞消滅,屆時就可以進入肝臟移植或腫瘤栓塞治療。經過1個多月15次放療之後,詹先生的肝門靜脈腫瘤幾乎消失了,也順利地進入外科手術評估,重燃希望。

宋時雨強調,衛福部估計全臺約有180萬B肝帶原者,這些人一定要定期每半年追蹤一次,一有異狀即可早期治療,避免走到肝癌晚期才發現的命運;並指出醫療技術持續進展,即使已經走到無法器官移植的地步,也可透過其他醫療技術達到治療的目的,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