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B肝帶原者 8公分腫瘤竟腹痛休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統計,臺灣每年約有8,000人死於肝癌,而B肝帶原者更是肝癌的風險族羣,千萬別輕忽定期檢查重要性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沈建亨醫師表示,一名47歲的男性教師原本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卻因爲教學忙碌、加上輕忽B型肝炎定期追蹤檢查的重要性,二年半前突然腹部劇痛、導致休克送急診,診斷出肝臟左葉長了一顆8.3公分大小的腫瘤,因腫瘤破裂引發腹水及休克,且胎兒蛋白指數高達16,000 ng/ml。

▲輕忽B肝 8公分肝腫瘤引發腹痛休克(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標靶藥物治療晚期肝癌 腫瘤壞死縮到5公分沈建亨醫師說,患者由於肝腫瘤已侵犯大血管無法以開刀切除腫瘤,建議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經過2年積極治療,腫瘤由原本的8.3公分縮小爲5公分,且腫瘤無生長跡象,受到侵犯的大血管通暢,原本有的腹水、黃疸不復見,胎兒蛋白指數也穩定控制在正常值15 ng/ml內,目前患者不但體力恢復正常,且腫瘤完全穩定控制,現在仍持續用藥期望腫瘤再縮小。沈建亨醫師表示,肝癌治療方式有許多種:像是開刀、肝臟移植、電燒酒精注射、栓塞,及標靶藥物、化療放射性療法等,雖然開刀或電燒有根除性的效果,但有局部遠處復發的風險,而對於肝功能不好、侵犯大血管或細胞轉移等晚期肝癌患者,就不適合進行開刀或電燒。目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晚期肝癌是個新選擇,標靶藥物作用在腫瘤生長位置具有專一性,能延緩腫瘤生長速度、抑制癌細胞血管新生營養供給,相較於傳統化學藥物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加上口服藥物使用方便,可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存活率。沈建亨醫師提醒,肝癌在早期是沒有症狀的,當出現症狀時往往是晚期肝癌,尤其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羣,通常是家庭中重要的經濟支柱,一旦罹患肝癌,易使家庭頓時失去經濟來源,因此養成定期檢查相當重要。提醒B、C肝炎帶原者千萬不能忽視肝癌的危害,建議每3-6個月到醫院檢查,定期追蹤,若不幸罹患肝癌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