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週記/倫敦時裝週側寫 不懂時尚就罵?請學懂時尚吧~

倫敦時裝週MULBERRY秀場門口。(圖/資料照)

文/櫻桃

2月中,櫻桃飛到倫敦參加時裝週朝聖,每天都在趕秀、看秀、採訪、直播、拍照、寫稿中度過,雖然每天都睡不飽,但對於還是時裝週新生兒的我,從只能在臺灣這端看着秀片進階到能感受秀場氛圍,真的讓我忙得好開心。

倫敦是四大時裝週中對新銳設計師包容度最高的地方,在這裡有許多年輕的設計師、新創品牌,臺灣設計師如詹樸黃薇陳劭彥等,都在這裡發光發熱。

今年,還有再度回到倫敦辦秀的江奕勳,也是臺媒話題焦點原因在於他具象的「時尚作業簿」讓人印象太深刻,而他們當然也是我的重點

「時尚」=「高冷」?

江奕勳ANGUS CHIANG的秀讓我想到這個問題

這是我倫敦時裝週趕秀行程起點,他的系列中有我的作業簿回憶,有小學時期寫在畢業紀念冊上的代表謝謝的「謝2次方」,也有那時蔚爲風潮的「心想事成」藝術體,建中、北一女綠色書包耳環上的溜溜球量角器等。

▲江奕勳ANGUS CHIANG「時尚科作業簿」,耳環上有橡皮擦,讓人眼熟到覺得好幽默。(圖/資料照/品牌提供)

處處都是細節的設計,在外國人眼中或許是「獨特」、「Cool」,但對於也有這一段回憶的我來說,真的覺得好感動、好幽默,作爲滿心期待飛到倫敦的我的第一場秀,我覺得好精彩

但到後來,我才知道對於也同樣經歷過這些的臺灣人來說,並非這樣想的,反而覺得「這也能叫做時尚嗎?」

在秀場中看秀的我心想,這些「一看就懂」的設計,其實正因爲我們跟設計師有所共鳴,我們家鄉一樣,瞭解一樣的文化背景,他的設計對我們來說自然平易近人且創意性十足。

比起一些國外設計師的靈感來由,我們更容易瞭解臺灣設計師「爲什麼這樣設計?」誰說看不懂纔是時尚,時尚其實並不等於高冷。

▲江奕勳ANGUS CHIANG因這一季設計入圍LVMH大獎。(圖/資料照)

▲設計師江奕勳。(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