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待臺旅法通過後的美中臺三邊關係

美衆議院亞太小組通過「臺灣旅行法」。(圖/路透社

文/劉性仁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臺灣旅行法,等於鼓勵美臺高層交往,除了突顯美國反華勢力的高漲與恐懼,也等於對過去的一箇中國政策內涵,實質表態發揮兩個中國實質內容,不僅說明這些年來臺灣在經營美國關係的成功,抓住美國防中恐中的心態,獨派民進黨視臺旅法的通過爲重大勝利,甚至要求蔡英文即刻出訪,趁勝追擊;某種程度來說,我們必須思考臺旅法通過前後,實質的內容究竟改變甚麼?臺旅法固然達成臺美關係正常化達到一般性的國際標準,但主要的決定及詮釋權,事實上還是掌握在美國的手上,因此臺旅法恐怕是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卻對美國與中國大陸間的關係,甚至是兩岸關係投下不可測的變數與風險,中國大陸勢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對兩岸關係的傷害不可言喻。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日前在面對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對美方簽署「與臺灣交往法案」表示堅決反對,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正如中方多次指出的,該案有關條款儘管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了嚴重錯誤信號。我們對此堅決反對。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停止美臺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對中美關係臺海地區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也明確再次正告臺灣方面,挾洋自重必將引火燒身。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簽署「與臺灣交往法案」。(圖/路透社)

大陸方面的強烈反彈是可以預期的,美國的算盤也是清晰可見的。由於美國選舉即將到來,反中牌勢將發酵,臺灣旅行法只是選舉過程中的一項工具,殊不知此舉對臺灣其實帶來更大的風險,將臺灣捲入中美競爭關係的風暴當中,美國自推出一系列,諸如《國家戰略安全報告》、《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等,這些針對中國大陸極強的報告,都是將中國列入侵略者及威脅者的角色,如今企圖透過臺灣旅行法企圖再下一城,殊不知臺灣旅行法對於中國大陸來說,其意義不同一斑嚴重性要遠比美國單方與大陸間三報告的內容來的嚴重。

臺旅法絕對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經貿戰的一環,更是美國想要利用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中國大陸如果要反擊,理性評估起來究竟是直接對付美國還是間接對付美國要來的划算?顯然間接針對臺灣、報復臺灣要來的容易。無論從國際活動空間或是兩岸經貿關係,大陸都享有絕對優勢,因此臺旅法其實是害了臺灣,美國不會考慮臺灣的處境,但臺灣絕不能自己不想清楚,最後成爲犧牲與被報復的對象。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是一場長期的談判與角力的過程,《臺灣旅行法》只是其中一個籌碼。美國川普將鴿派人士去任,換上與自己想法一致且能貫徹自己意志的幕僚,其目的非常清楚,就是避免內部失和扯後腿,臺灣旅行法過去就是一個角力的戰場,如今川普鐵了心,在選舉的情況下配合演出,對美國其結果及代價目前尚待觀察。但對臺灣的傷害恐怕將很快展現,臺旅法不僅摧毀臺海薄弱的互信基礎,更讓在國際活動空間處於不利的臺灣更加不利,畢竟臺灣旅行法改變兩岸現況,大陸自可據理進行報復,臺灣豈可不自知,這粒美國送來的補藥,臺灣的體質能不能補?蔡政府恐怕都要仔細的評估,此時若順臺旅法之意出訪美國,恐怕是相當不智的舉動,只會引發大陸當局更大的報復動作,對美中臺三方關係互動都帶來相當大的傷害。

大陸學界對臺旅法一面倒全面反彈,其主張的理由需要蔡政府深思,臺旅法究竟帶來多大的實益?是增加臺灣的邦交國?是擴展更大的國際活動空間?還是把自己推上第一火線,蔡政府必須保持理性拋棄意識形態,如果如臺灣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提到,李登輝都曾到美國訪問、演說,現在《臺灣旅行法》通過,他們會推動高層互訪。那麼倘若蔡英文以總統身分到美國演講,可以斷定中國大陸一定會出手,其程度絕對比李登輝那時的出手還要嚴重,對於美中臺三方各種關係絕對是帶來重大的破壞。

▲外界認爲「臺灣旅行法」簽署通過,可能導致中美斷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的臺灣關係法加上臺灣旅行法已經嚴重考驗中國大陸的底線及耐心,從法律的角度來論,臺灣旅行法的地位其實高於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因爲臺灣關係法是國會通過、並經由總統簽署的法律,而外交公報是兩個政府簽署的公文,不是國際條約。因此,在此情況下,美國與大陸間關係的政治根基已經動搖,信任基礎已受到嚴重考驗,大陸當局勢將採取後續的做法,蔡政府不僅應該密切關注,更應避免此時有各種刺激動作,否則戰火一開,後果難以收拾。

總之,臺灣旅行法的通過使美國的一中原則因此鬆動,三公報不敵二法的情況,表明美國的一中政策內容並非如大陸所預期。美國的作爲臺灣無法決定,但臺灣可以決定臺旅法通過後臺灣單方的行動,應當某種程度自制與自律,當臺旅法賦予臺灣領導人可至華府進行官式訪問,美國總統亦可訪臺,一旦付諸實現,不論使用何種名義,臺灣與美國也就提升到國與國的層次,等於承認臺灣是國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通過的是臺旅法而非中華民國旅行法,這種差別,更是我們所不可忽視的;自蔡政府上任後,不斷對華府進行遊說,獨派也努力在助攻,臺灣旅行法使綠營鼓舞,獨派士氣大振。美國可能忽略掉,獨派未來有可能將美國捲入戰爭的行列中,因此必須要有臺旅法後續的嚴正說明及清楚表態,否則美國也只是把自己拖下水

因此,蔡英文總統是否此行立刻出訪到華府?如果美國要派正式高官來臺出席AIT新館落成,蔡政府又該因應?臺旅法將過去的默契逼上成實質的法律, 從臺美關係來看,臺旅法絕對是加分;但從兩岸關係來看,臺旅法是大扣分。一來一往之間如何拿捏?可以斷定的是,臺灣利益絕對不會是美國的最高利益,美國如今把臺灣綁在與中國對抗的行列,日後同樣也會被臺灣獨派綁在正名制憲建國的行列中,臺灣究竟何去何從就有賴於蔡英文總統的智慧與一念之間。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劉性仁,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國政基金會特約研究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本報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