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過頭...男嬰手掌紅腫起水泡!避免「凍傷」遵守這個原則

男嬰示意圖。(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保母幫男嬰的右手冰敷結果冰敷過頭凍傷,整個皮膚紅腫,還起水泡醫師提醒,冰敷每次不能超過15至20分鐘,要間隔至少30分鐘,而年紀越小的孩子皮下脂肪中會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特性熔點高,所以比較容易凍傷。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經常在臉書粉絲團「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分享兒科知識,他14日PO文披露上述個案,被凍傷男嬰1歲大,由爸爸媽媽抱來兒科急診,「哇,一開始看到弟弟手掌背部,我也嚇了一跳,我以爲我是不是聽錯病史?」

吳醫師表示,冰敷的效果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循減少,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達到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冰敷應分次進行,間隔至少30分或更久,重要的是每次不超過15~20分鐘;冰太久,局部血管過度收縮反造成凍傷。」

他也提醒,家長忌拿出放在冰箱那個硬梆梆的矽膠冰袋(就是藍色那一類的)來幫小寶寶冰敷,不僅無法有效冰敷,反而造成凍傷或軟組織細胞壞死。「年紀愈小的寶寶,皮下脂肪中會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特性爲熔點高,天氣寒冷時比較容易凍傷,例如:寶寶吃冰臉頰就容易凍傷,大人冰則不會被凍傷。」

吳醫師說,臨牀上將凍傷程度分爲一到四度,一度最輕微,屬於皮膚淺層凍傷,症狀包括紅腫刺痛癢等,大約一週後症狀消失表皮逐漸脫落,通常不會留下疤痕;若只是一度凍傷,可以浸泡接近體溫溫水,輔以類固醇藥膏,都能很快恢復,但凍傷嚴重的話,一定要就醫治療。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