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冰敷的4個錯誤做法 否則會加重傷勢

本站體育9月7日報道:

冰敷常常被跑者們用來緩解身體疼痛和腫脹,它對於緩解腳踝扭傷、肌肉痠痛肌腱炎、背痛、擦傷和挫傷等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冰敷療傷需要避免一些錯誤的做法,否則會適得其反。

錯誤一:冰敷時間過長

冰敷時,血管會收縮,從而減少流向受傷部位血液,減緩恢復過程。如果冰敷時間過長,弊大於利。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出現傷病時就能進行冰敷,每次冰敷10分鐘左右,間隔10分鐘等身體熱起來之後再進行冰敷。每天進行3-5次即可。

錯誤二:直接冰敷裸露的皮膚

如果直接將冰塊放在受傷的部位,將冰塊和皮膚直接接觸,這可能會造成局部血流停止,對於傷病恢復非常不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毛巾包裹着冰塊,放在受傷部位進行冰敷。

錯誤三:冰敷後不休息

冰敷只是一個治傷的輔助手段,它並不是萬能藥。跑者不能在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之後,就繼續接着運動,這隻會加重傷勢。一般情況下,受傷部位在24-48小時內不要承受任何重量壓力

錯誤四:休息時間過長

如果冰敷之後一直躺着不動也是不對的。在傷勢恢復過程中,需要血液參與到其中,爲受傷部位輸送營養物質,加快身體恢復。如果一直保護着受傷部位不運動,流向該部位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冰敷之後進行輕度運動,只要防止疼痛加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