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自行減低藥劑量 竟增生血塊恐導致中風

中醫大新竹附醫心臟血管科林醫師陳翁裝左心耳封堵器後,沒有按醫囑用藥,回診檢查發現長出新生血塊。(羅浚濱攝)

患有心房顫動和腦中風75歲陳姓老翁,爲防止腦中風,做心導管手術裝「左心耳封堵器」來降低血塊,以爲狀況已有改善,未按照醫師指示的劑量服藥,3個月後發現左心耳出現1大團血塊,恐再導致中風,經中醫大新竹附醫治療2周後出院

中醫大新竹附醫心臟血管科林醫師表示,陳翁裝左心耳封堵器後,沒有按期使用抗凝血劑,並把原本1天2次用藥量自動減量改成1次,回診檢查發現,左心耳封堵器表面又長出新生血塊,血塊不僅沒有變小反而變大。

林醫師說,「左心耳封堵器」本來要讓左心耳裡面的血栓和耳後的血塊不會脫落,但在封堵器表面必須待心臟內皮細胞長滿覆蓋後,纔不會再長出新生的血塊,否則反而會有表面血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的風險

林醫師指陳翁沒有服用一定的用藥劑量,增生血塊,血塊如果脫落,恐形成腦中風或全身性栓塞,血塊脫落後可能塞到冠狀動脈,導致心肌梗塞,而有些病患血塊脫落可能塞到眼睛造成視力損傷,或塞到腸子脾臟等造成器官壞死。

林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的病患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而腦中風會導致日常生活失能,甚至半身癱瘓、語言和吞嚥困難等,因此病患在治療期間,一定要依照醫囑咐用藥劑量,以免得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