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停了73分鐘 換心人黃健予:跟8種警告對賭 是我輸了

黃健予是振興醫院第461號換心人,難忘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進ICU換心續命過程。(圖/時報出版提供)

「燥熱的八月讓我滿身大汗,我有點喘不過氣來,」輔大商研所博士生、也曾任職高科技公司要職的黃健予,描述52歲那年的父親節,他正在餐廳,準備和老婆共進大餐,突然狀況就來了,「我覺得心口疼痛劇烈,痛楚擴散至左臂、肩膀,全身冷汗直流、呼吸困難。」後來他被送進急診室,急救過程中,心跳停了73分鐘才撿回一命,之後還要面對大手術、換心、復健等漫長曆程。黃健予後悔,忽略上天一再攤在他面前的警訊。以下是重點書摘

我的狀況比原先料想的還要危急,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同時已經產生心因性休克,它代表心肌大範圍壞死,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因性休克,治療預後的狀況非常不理想,死亡率通常在八成以上。是一項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有7-8%會產生心因性休克,是左心室衰竭造成、最嚴重的臨牀表現,死亡率相當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站在旁邊的急診醫師,決定將我轉院處理,這看似轉移醫療人球的無良行爲,卻是讓我救回一條命的重要關鍵。心臟內科心導管手術失敗之後,唯一的方法只能轉心臟外科緊急手術。這分分秒秒的救命時間都不能耽擱,急診室醫生開始撥給全臺北市的心臟外科,救命的時機只剩這最後的機會,偏偏臺大榮總、一間一間找下去,完全沒有空牀,命懸一線的病人只能祈禱老天的奇蹟出現,但是時間真的不多了。

突然急診室醫生大吼一聲:「找到了」,振興醫院剛剛清出一張病牀。在一團低迷的氣氛裡,似乎又看到了一絲光明;振興醫院的心臟外科團隊剛剛收下病歷,願意接手。數年後,在一次的回診中,我採訪了振興心臟外科的張忠毅主任:當時爲什麼願意接下這個必死無疑的燙手山芋?主任笑着說:「做爲心臟急症的後送醫院,振興從來不會、也沒有拒絕的權利!」

振興不愧是國內最專業的心臟外科醫院,他們迅速的組合急救醫師及醫護人員,隨同急救設備帶上救護車,一路駛向汐止國泰救人;我被醫療管線五花大綁的送上救護車時,生命跡象已經在讀秒中逐漸衰退,到院前,心跳呼吸中止……這羣振興急救人員很有經驗,在電擊強心針強力支撐之下,我勉強維持生命跡象直到進了振興開刀房,此時距離我病發倒下,已經超過了四個多小時

●心臟停止七十三分鐘

振興心臟外科的陳怡誠醫師,成了我日後的貴人;此時距離我心肌梗塞發作已經超過四個小時,在做完置入氣球擴張術之後,發現心肌壞死麪積已經無法估計,只能先切斷病根,直接在開刀房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醫師發現我的三根冠狀動脈已經糜爛兩根,於是先從左小腿上取下一條大隱靜脈,置換兩根冠狀動脈來創造新的血流通道,在心臟停止七十三分鐘之後,完成心臟三大手術之一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原以爲手術相當成功,卻因爲在急診室中注射過多的抗凝血劑,造成手術後的大出血,經過大量輸血之後,病況才又恢復穩定;漫長的急救,終於在十二小時後告一段落。

回到手術恢復室,前面似乎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術後恢復狀況如何?心肌壞死的面積有多大?這一切都得等待時間來考驗,這一刻,更容易讓人感慨:死亡跟明天哪一個先到?

對換心人黃健予來說,走過生命幽谷,「認真活着」,何嘗不是充滿勇氣的一種選擇。他在手術後第1000天「慶生」,感謝人生再邁進新的里程碑。(圖/取自黃健予臉書)

我們都有一種僥倖的心態作祟,在被心臟內科醫生警告時,其實我已經犯了一次的錯誤,這個錯誤讓我險險進了鬼門關,但是再回頭想想,埋下這個地雷,卻是早有跡象:

衛福部發布的心血管疾病的十大風險因子:遺傳、性別、好發年齡、抽菸、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缺乏運動、生活壓力、高血壓等十項因素來看,我除了沒有糖尿病,也沒抽菸,其餘的八項風險均昭昭在列。

心存僥倖想和死亡對賭,最後輸了,輸了的下場幾乎就是一條命!

《失去心跳的勇氣:重「心」出發,活出雙倍精彩的第二人生》書封。(圖/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