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醫二代 他跨行餐飲引進米其林星級餐廳

圖文/鏡週刊

不過和億代理品牌也非一路順遂,原本評估至少開5年的PABLO,不到1年就結束代理。原因損失金額,林晉頡不願透露,只感嘆雙方在營運食材等各層面都達不到共識

「PABLO幾乎9成食材都進口,我們需求量又高,有時候供應不出來。」發現自己越講越多,林晉頡俏皮摀着嘴,「我不能再說了…」

2015年代理的加州品牌LEE'S SANDWICHES,是林晉頡在美國常吃的法式越南三明治,看到SUBWAY在臺成功連鎖展店,他認爲:「東方口味的三明治爲什麼不可以?」但在HOYII北車站開幕3個月後,隨着冬季來臨,非熱食的三明治也進入淡季,儘管先後移點到統一時代百貨B2美食街永和社區街邊店,仍在今年5月中結束代理。

林晉頡認爲,LEE'S品牌知名度不大,加上三明治在臺灣非主流小吃,都是失敗原因。也從國外代理餐飲品牌的同業推估,和億生活結束這兩個代理品牌,至少損失上千萬元,但林晉頡的態度很正向,「我不怕失敗,錯了調整就好。」

不諱言添好運的成功,有很大因素來自新加坡總代理信任和放手,林晉頡說,9成食材都用臺灣在地的,連創辦人麥桂培來臺考察時都認爲「臺灣豬肉好吃多了,叉燒包香港的更香。」

今年3月,林晉頡還邀請麥桂培來臺,以在地食材研發臺灣限定版菜色,推出三杯雞粒包、脆皮香芋皮卷明太子滷肉西多士,「新加坡總代理會保留彈性,讓你開發在地口味,也能根據銷售報表調整菜單,像香港經典菜色桂花糕,在臺灣賣得非常不好,就會拿掉。」去年添好運在臺創出10億元營收,讓和興集團很滿意,直接開放米其林一星餐廳「了凡」和「Tsuta蔦」的臺灣代理權給林晉頡。

了凡開幕前,創辦人陳翰銘曾親自來臺監督品質,當時他曾表示,臺灣的口味和消費水準與新加坡非常接近,因此選擇臺灣作爲海外開店的第1站。

Tsuta蔦店裡特地日本進口制面機,招牌醬油風味加入日本總店運來的特製醬油、松露醬與松露油,確保味道一致。

也許是出生在醫生世家,唯一不從醫的林晉頡一直很謙虛,覺得自己總有不足的地方。問及哥哥的優秀會給他很大壓力嗎?林晉頡沉默了5秒,緩緩說出「可能。」他語氣低沉坦言:「父母一直以來對我都沒什麼期望,像我表哥表姊親戚全都好優秀喔!醫生、律師、私募基金投資,超厲害的,所以我一直活在別人的影子下。」

不過他馬上打起精神,「我還是有一定的自尊心吧,跳脫家裡出來工作,可以向別人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如今成爲全臺引進最多米其林星級餐廳的餐飲集團,下一步他還想自創品牌,希望創造屬於自己的星星

【和億生活執行長林晉頡專訪一】3年創12億營收 他的添好運亞太區業績第一

【和億生活執行長林晉頡專訪二】沒人敢租的鬼城他租下 打造全臺米其林星級度最高商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