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吃到茼蒿農藥殘留!專家傳授2撇步:浸泡在流動的水中10分

大葉茼蒿就是吃火鍋、湯圓最常加入的品種葉面寬大。(圖/臺北政府衛生局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冬天吃火鍋必備的營養美味就是茼蒿,這是臺灣很常見的一種冬季蔬菜,又具有獨特香氣,不過,很多人都怕茼蒿存有農藥殘留,農委會特別傳授「驗證過」和「清洗」2撇步,就能吃出安心。

農委會表示,茼蒿屬於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臺灣常見的品種有兩個,大葉茼蒿和裂葉茼蒿兩種,大葉茼蒿就是吃火鍋、湯圓最常加入的品種,葉面寬大,葉厚嫩枝短而粗,纖維少。而裂葉茼蒿常被稱爲山茼蒿,在日本被稱爲春菊葉片較爲瘦長葉緣缺刻深,如鋸齒狀味道也較大葉茼蒿更濃郁,早生,耐熱性較強。

▲農委會表示,茼蒿含有豐富葉綠素。(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農委會指出,茼蒿播種後約30~40天可採收,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4月都是吃茼蒿的季節,主要產地雲林縣新北市高雄市。主要營養成分包含維生素A、B、C、K、纖維,且含有豐富葉綠素。但許多人對茼蒿存有農藥殘留的疑慮,農委會強調,其實大家不用擔心,只要選擇有產銷履歷,或是有機驗證的蔬菜;除此之外,真的還是很怕,就用流動清水整株沖洗,沖洗後浸泡在流動的水中約10分鐘即可,但也要提醒大家沖洗時力量不要太大,以免葉片受傷。

至於要怎麼挑茼蒿?農委會建議注意「葉面完整不破損」、「無黃葉枯萎」、「葉面有粉質狀」、「葉肉肥厚鮮綠」、「無水傷腐爛」。保存方式留意,清洗過的茼蒿不耐放,建議當天即食用完畢,未清洗過的茼蒿則可以用白報紙包起,外面再套塑膠袋後放入冰箱冷藏,大概可以保存約一週,小撇步就是「吃多少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