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大吼會「燒聲」 其實低聲細語 也非常傷喉嚨

(圖/Pixabay)

爲了守護聲音的健康,除了日常的生活習慣之外,「正確的發聲方式、說話方式」也是在聲音的保健上很重要的事。以下是從我提出的保健聲音與發聲方式有關內容加以介紹:

*避免大聲喊叫、尖叫或大笑

這些都是會對聲帶造成負擔的行爲。諸如像是爲孩子比賽加油等場合,容易情不自禁地大聲喊叫,其實在當啦啦隊時候,只要大家一起齊聲加油就沒有必要勉強自己扯着喉嚨大聲喊叫。

*別再用假音說話或是勉強發出高音,同時避免低聲耳語

所謂假音是指試圖發出高音而越過換音點的聲音。由於會使用到環甲肌,也就是緊靠在喉結正下方的特殊肌肉,所以容易對喉嚨造成負擔,不建議長時間使用。而低聲耳語時,聲帶的使用方法與平常說話時不同,因此還是會對喉嚨造成負擔,希望各位多加註意。

*避免在噪音大的地方或嘈雜的交通工具裡說話

身處在噪音吵雜的環境裡,會很難聽清楚自己的聲音,進而不知不覺的提高音量。這就跟對耳朵重聽的老人家大聲說話是一樣的道理,在吵雜的地方人們往往容易扯開嗓門大聲說話。然而大聲說話會對喉嚨造成負擔,所以儘量避免在吵鬧的環境裡交談。

*即使想說話卻難以隨心所欲發出聲音時,不要勉強自己說話

儘管感冒難以發出聲音,還是勉強自己說話,就會導致發聲更加困難。難以發出聲音的時候千萬不要勉強,有時候視情況也有必要採筆談等方式溝通,儘量不要發出聲音。

*不要在戶外或寬闊的房間裡和遠處的人說話

正如在噪音吵雜的環境內,無論如何就是會扯着喉嚨大聲說話一般,在戶外說話時也容易提高音量。和站在離自己很遠的人交談時,爲了讓對方能夠聽見自己說話的聲音,也會勉強地扯着嗓子說話。建議改換到安靜的地方說話,或者走到對方旁邊再交談,儘可能不要大聲說話。也可以適時利用麥可風等輔助工具